分析幼儿园班级区角环境创设和自然材料投放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佳
[导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幼儿区域活动创建宽松学习环境

         李佳
         武冈市湾头桥镇中心幼儿园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幼儿区域活动创建宽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索,感知不同的活动,并获得一些知识经验。文章以幼儿园班级区角环境创设和自然材料投放为研究对象,针对班级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对如何创建良好环境,投入更多的自然材料,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区角;环境;自然材料
         引言:区角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的一种途径,也是幼儿教育中比较常见的教育活动方式。如何在该活动中,利用自然材料,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问题,也是幼儿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困境。本文 就此进行分析。
1幼儿园班级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
1.1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环境创建与自然材料的投放是区角活动开始的前提,也是基础保障。良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热情,使其在快乐的状态下参与游戏活动,并提升自身某一方面的素质。而自然材料的投入,则可以为幼儿不同类型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1]。但是通过对实际活动的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对环境创建与资料投入的重视程度不高,并没有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环境创设与资料投入,从而影响幼儿能力发展。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工作者对环境建设与材料投入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这两方面内容对幼儿健康成长的影响。
1.2材料投放缺乏针对性
         班级区角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环境与活动材料的作用下,获得新的感受,发展幼儿各方面的感官。通过对幼儿园区角活动自然材料投放的调查,发现部分材料缺乏实践性的功能,无法为幼儿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过分强调视觉感受,无法将学生的感官与环境融合在一起,影响幼儿综合感官发展。此外,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幼儿参与区角互动意识,自然材料会频繁的更换,希望可以借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更加主动的参与区域活动,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这种自然材料投入方式,虽然为幼儿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但是也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无法实现出区角活动组织意义。
1.3忽略幼儿身心发展
         班级区角活动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幼儿。在环境创设与自然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幼儿主体地,通过互动与交流,完成区域活动,以此提升幼儿教育效果。然而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并没有体现出幼儿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投放适合的材料,构建舒适的学习环境,影响幼儿身心发展[2]。多元化区域活动,是提升幼儿环境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建设与幼儿身心发展相符的环境,激发幼儿自我意识,促使幼儿个性发展。后续教育工作中,需要注重这一问题,创建适合的环境,投入对应的材料,以此推动幼儿教育发展。


2幼儿园班级区角环境建设与自然材料投入对策
2.1转变教师理念,重视区角活动
         幼儿园教育工作中,若想展示区角活动实施效果,培养幼儿各方面素质与能力,需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重视环境创建与自然材料的投入,为活动实施开展提供保障。教师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引导者,也是组织者,对幼儿身体成长与心理发展的影响巨大。正确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思想观念,能够推动区角活动开展。实际活动中,坚持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投入自然材料,如树叶、空塑料瓶、废纸箱等等,借助此组织区角活动,引导学生实践操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以此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具备环保意识,选择对环境无污染的自然材料作为幼儿区角互动材料,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在活动形成环境保护与爱护自然意识。当教师教育理念发生转变后,会自主建设良好环境,投入能够促使幼儿发展的自然材料,以此推动教育工作发展。
2.2基于幼儿感官,构建良好环境
         幼儿教育中,区角活动是教师传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一种途径。班级区角活动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感官感受,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良好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与环境产生共鸣,以此推动学生更好学习文化知识。视觉、听觉与触觉是幼儿感知外界的主要媒介,实践活动中可以根据区角活动形式,投放适合的材料,构建动态活动氛围,以此提升教育工作质量[3]。实际活动中,注重幼儿参与主动性的培养,引导幼儿从多种不同方面感知外界信息,并将此内化,以此提升区角活动效果。
         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小发明的创新活动,将自然材料:树支、绿色树叶、贝壳、塑料水瓶、若干瓶盖、雪糕棍等等。活动开展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幼儿小发明,活跃课堂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当视频播放后,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并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通过幼儿自主操作,增加其对自然材料的感知,意识到不同材料的功能不同,展示出的价值不同,以此提升幼儿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2.3合理选择自然材料,丰富幼儿认知
         自然材料的投放,关系到区角环境建设与区角活动开展效果。实际工作中,提升对自然材料选择的重视,根据幼儿的心理需求,选择多种类型、不同功能的材料,借此开展各种形式的区域活动,以此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幼儿园区角活动类型相对比较丰富,包含科学活动、美术活动、数学活动、语言活动等等。自然材料选择时,需要根据活动类型科学选择,以此保证教育工作质量,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基础。以美术活动为例,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如枯萎的花朵、向日葵、小草等等呈现在区角活动中,并让幼儿认真观察,用画笔将自己看到、摸到的物品画出来。自然材料的投入,丰富教育资源,使幼儿活动更有趣味性,无形中提升区角活动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班级区角活动中,由于教师的理念问题,区角活动开展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展示出其应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理念与环境创建及自然材料合理选择,提升对区角互动的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与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铭.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现状、问题及路径探析[J].林区教学,2020,(03):118-120.
[2]时英恺.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物质环境创设研究[D].导师:赵慧君.长春师范大学,2019.
[3]文闻.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导师:孔翠薇.北华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