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容生成与实施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张庆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思政教育的解释也在不断延伸和拓展,
         张庆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54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思政教育的解释也在不断延伸和拓展,这使得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课程全程育人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英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较为广泛的受众面,对其进行思政化建设,能够推动高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意义;实现途径
         引言
         要对课堂教学途径进行充分的利用,将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推动全面育人格局的形成,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课程育人的目的。而想要对这种发展形势进行有效的适应,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还需要高职院校对相关课程加强思政化建设,这对于各课程育人效果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相关内容加强研究。
         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不是机械的將思想政治理论添加到其他课程中,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本质为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从而对学生价值观念及思想品质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特征
         1.价值的引领性
         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大环境下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重点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而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在基于德育教育发展的立德树人基本要求下高职高专院校应积极思考当前人才培养的方向及教书育人的目标策略。
         2.载体的多元性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正视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当前传统的教师口授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思政教育的新要求。因此,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融合是高职高专院校加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高职高专院校应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3.教育的协同性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及相关理论的有效融合。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都应意识到立德树人这一教学方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全体教师共同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以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的意义
         (一)能够将意识形态阵地守好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英语课堂是其深入了解西方意识形态及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英美国家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则不够重视。再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也在不断深化。与此同时,高职学生本身具有文化自觉性不高的情况,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出现思想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对高职英语课程加强思政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思政化建设,能够使学生的意识形态更加坚定,避免受到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使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以及认同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能够培养具有过硬政治素养的外语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高职英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高职英语人才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坚定的政治素养。而当前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通过思政化建设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探索其中的思政元素,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例如,从人物介绍类的内容中对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探讨,为学生树立英雄榜样,使学生能够树立积极、正面的品格。又如利用与西方历史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解和辨别,在强化其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将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
         三、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的具体途径
         (一)发挥价值领域,对思政元素进行渗透
         通常情况下,高职英语课程都比较重视语言基础能力以及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且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各单元的设计都能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引领及时代特征。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材当中也蕴含着相应的思政元素,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一方面要对价值观的引领保持重视,使英语课程当中能够融入时代性内容以及有关正能量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认识到英语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并不是将英语课程和思政内容简单的结合起来,而是要对两者进行自然的渗透,使英语课程能够与思政理论保持同向而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相应的育人目的。
         例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导入,间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想要获得什么?这个问题与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价值取向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缺失以及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对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设置问题对思政元素进行渗透,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英语素养进行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实现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创新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堂活动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对课堂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也是实现英语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将育人作为核心目标,对课堂活动加强创新设计,以此来推动全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来讲,语言学习是进行更好的交际,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念渗透的过程中,应该对真实的交际环境进行创设,推动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外语和应用外语,还能使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例如,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以感恩教育为目标进行德育创新活动。因为感恩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感恩不仅是要孝顺长辈、尊敬师长,更要敬畏生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具体可以借助相应的节日来组织此类活动,如父亲节、母亲节,可以组织学生用中英文为父亲或母亲写一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或者是组织家长会,让学生准备一些有关感恩父母的英语诗歌进行朗诵。又如在国庆节,组织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让学生说一说面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在学生反思的过程中,激发其感恩先辈、感恩祖国、热爱祖国的心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改革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改革要求其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其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创新优化为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的加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只有加强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实现有效的思政教育改革,才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晓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的意義及实现途径探析[J].海峡科学,2019,12(6).
         [2]邓平.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赤子,2019,25(21).
         [3]李锐.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在高职外语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探析[J].山西青年,2019(05):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