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马亚梅
[导读]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的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构建优质课堂。
        马亚梅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高中这个关键的时期,语文的学习效果,会对学生的高考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思想。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的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构建优质课堂。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学
        引言
        在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中,教学方法尤其重要,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为后续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之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受到了一定的阻碍,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两种能力的缺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的汲取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点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在积累中加速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
        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语文写作更是如此,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储量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是提升学生知识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而且还能增加学生的写作情感。写作的本质就是语文知识的厚积薄发,对于写作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作素材。基于此,老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在阅读教学中深度的发掘教材内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对阅读资源进行拓展,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写作情感的形成,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开展语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阅读材料之间构建联系,利用文章内容或者文章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开展高效的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量,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帮助。为了进一步的强化教学效果,在阅读资源的选择上,老师需要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不能仅限于语文教材,要引入课外阅读内容,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鲁迅的作品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更多的鲁迅作品,让学生对这些作品展开群文阅读。在这种阅读模式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知识储量迅速增加,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2. 跨媒介阅读和观后感的写作相结合
        跨媒介阅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阅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媒体手段,来播放一些教学资源,采用信息化的阅读模式,提升阅读趣味性,使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

这种阅读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在多媒体设备的作用线,可以把文字类知识转化为图像知识,在感官作用下,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丰富多彩的视频内容,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更高的阅读教学效果。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信息设备,开展信息化的阅读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加速学生的成长。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利用跨媒介阅读这样一种全新的阅读和表达方式,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剪辑好的和课文内容相关的片段,包括经典的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中的片段,让学生思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揣摩导演的侧重点和拍摄意图,比较最后的表达效果,再对照课本内容,感受哪个版本的最终呈现效果更符合作者的描写和写作意图,并说明理由。最后,再让同学们把自己思考所得到的结论以观后感的形式写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获取阅读信息直观高效,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课堂上有效地将读和写结合了起来,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3. 把比较阅读模式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比较阅读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精准把握文章脉络,快速找出文章亮点,开拓学生视野,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关于杨贵妃和李隆基的故事的作品来进行对比阅读,有白朴杂剧代表作《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杜牧的《华清宫绝句三首》、李商隐的《马鬼》、苏轼的《荔枝叹》、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等,还有学生提到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通过文章中间的比对,学生们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标注文章内的亮点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仿写,开展高效的仿写联系,把文章中的亮点内容真正的变成自己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读写能力的形成,实现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需要注重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学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老师需要调整教学目标,认识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读促写,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旭.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0-92.
        [2]杜奕蕊. 跨媒介“听书”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9.
        [3]张曦.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陈海勇.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