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芬
松阳县实验幼儿园 323400
摘要: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识和重视。作为一线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以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老师若是真心付出,家长定能真情回报。一、热情主动交流,赢得家长信任。二、增强服务意识,换取家长放心。三、做好中介工作,引领家长互动。
关键词:家长工作;热情主动;服务意识;中介工作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识和重视。为了做好家长工作,老师们可谓是竭尽所能、挖空心思。“微信家长群”、“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数不胜数。笔者认为,这些都很需要,对促进家长工作的开展很有帮助。但作为一线的老师,在做好这些的同时,更应关注一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以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努力让家长感受到这一点,这才是家长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热情主动交流,赢得家长信任。
教师与家长因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才临时结成一种特定关系,互相之间并不熟悉、了解。有些家长对教师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俗话说得好:“熟人好办事”,要想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教师应该尽快熟悉家长,与家长建立起朋友、亲人似的关系。
(一)记姓名、知家长,初获好感。
孩子来园好多天了,老师早上看到他,还要问:“你叫什么名字来着?”下午,家长来接孩子,老师也要问:“你接谁呀?”家长心里肯定不会很舒服。如果孩子来园才两三天,家长送孩子时就能听到老师亲切呼唤自己孩子的名字;来园接孩子时,刚走进活动室,就能听到老师告诉孩子:“某某小朋友,你的某某来接你了”。那么,有心的家长肯定对老师心怀好感:“才这么一点时间,老师就记住了这么多孩子和家长,真不容易。看来这个老师做事很认真,也很用心。”家长对老师有了初步的好感,接下去的交流就容易多了。开学前的家访、开学初的点名游戏,全家福照片墙等都有助于老师尽快记住孩子和家长。
(二)拉家常,知喜好,亲密关系。
老师与家长从陌路到为了孩子而相识、相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过程。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建立朋友、亲人似的关系,对待家长要有亲人般的热忱,刚开始我们可以和家长拉拉家常,谈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事,相互了解。从而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性格特点的家长能分类管理,以便不同的家长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遇到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
对于祖辈,在接送时,多和他们聊聊孩子吃饭、睡觉的情况,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父母们更希望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我们要侧重聊聊这方面的内容。
使家长觉得与教师交往很轻松,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使教师与家长的那种朋友关系、亲人似的关系建立起来。
由于家长与教师的朋友关系已经建立了,在交流孩子的问题上也自然而然地热心、主动了。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教师才能得到家长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家长工作才能得到广大家长的真诚配合。
二、增强服务意识,换取家长放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安心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因此,幼儿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应具有明确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力图使我们的工作做得使家长安心、放心、舒心。
(一)微笑面对,耐心接待
早晨,当家长迎着阳光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师,听到老师与孩子亲切的问候,也许家长一天的好心情从此开始,他们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像在家一样,他们放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园接孩子时,老师微笑着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穿鞋子。”也许他的劳累立刻减轻了许多;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您别着急!”这又怎能不让家长感动呢?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对于老师,它是你启动家长心扉的钥匙。
(二)信息及时,解除担心
孩子的家长肯定时时牵挂着幼儿园里的宝贝,对托班、小班以及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来说,这种牵挂特别突出。担心孩子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相处,担心孩子没有好好吃饭,自己大小便能不能自理?……特别是家长狠心丢下哭闹的孩子离去后,很想了解孩子是不是已经高兴了?老师要及时发个微信或打个电话告之家长:“请放心,您的孩子已经高兴地玩去了。”“不用担心,您的孩子现在情绪不错,我会多注意他的情况的。”同时,要切实做好保育工作,下午家长接孩子时,老师与家长的交流要有针对性:“您的孩子今天和某某玩得很开心。”“今天您的孩子已经自己动手吃午饭了,老师也帮着喂了一些,相信已经吃饱了。”……如果老师这么细心,家长能不感动而信任你的工作吗!
(三)解释在先,以求谅解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祖辈的心肝,捧在手里怕风吹、含在嘴里怕融化。如果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闪失,特别是被别人欺负了,那个心疼就不用说了,甚至抱怨、责怪老师没有照顾周到。可是老师不是完人,怎么能保证孩子们万无一失呢!孩子磕磕碰碰是难免的,老师要给孩子处理好伤痛处自然不用说,切记在家长来接时,主动告之家长,并解释清楚。如果由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造成的伤害,老师在解释时一定要更加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以免造成家长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要计较是否委屈,主动向家长表示歉意:“真不好意思,没有看好您的孩子!让孩子受痛了。”常听人说:“谁没有个犯错、过失的时候,重要的是几句话在不在理!”。老师解释在先了,家长又怎么会心存埋怨、怒气冲冲跑来责问老师呢!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自然就少了。
家长工作说难它很难,说易它也容易。只要教师以孩子们的健康和谐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信任、支持。老师若是真心付出,家长定能真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