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何迎初
[导读] 在如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背景之下,学前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何迎初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金苹果幼儿园,224001
        摘要:在如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背景之下,学前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幼儿阶段的学前教育,不仅可以激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感知力,还能够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对于如何激起幼儿的美术兴趣,游戏教学法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此,文章中对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策略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年纪尚小,爱玩这个天性尤为明显。所以,在幼儿园,对于幼儿的美术教学,教师尽量不要过于约束孩子,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激起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便可以将美术教学活动游戏化,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接触美术学习,以此来提升幼儿的美术学习能力,帮助孩子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活动材料游戏化
        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新的《纲要》对于幼儿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提倡利用自然资源、生活资源,对教育资源进行丰富,对幼儿的学习空间进行拓展。所以,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孩子的生活中发掘趣味化的教学资源,通过突破活动材料的局限性,拓展美术活动资源,实现活动材料的游戏化。在孩子的生活中,秸秆、瓜果蔬菜、树叶、石子等事物,都是孩子常见的东西,教师便可以将这些事物作为美术活动资源。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对于“百变水果”的教学,教师便可以将孩子熟悉的瓜果蔬菜作为活动材料,然后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喜欢的瓜果蔬菜装饰成漂亮的娃娃,教师组织孩子开展果蔬大会。在美术活动中,实现活动材料游戏化,不仅可以激活孩子的美术兴趣,还能够使孩子尽情的发挥想象力。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就要创造性的使用这些美术材料,引导孩子体验生活美,对孩子的性情进行熏陶,培养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游戏化
        在幼儿园中,对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倘若能够灵活地将游戏融入到其中,这不仅可以舒缓幼儿的紧张心理,还能够使孩子在玩乐中学习绘画技巧。所以,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特点与成长规律,利用孩子喜欢的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将美术内容呈现给孩子,引导孩子通过多种新奇的体验,激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活动中,新颖的美术材料,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活孩子的兴趣,避免美术活动的枯燥感。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便可以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趣味化的材料,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激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孩子在体验趣味化的教学内容时,增强美术活动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提供纸团,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提供弹珠滚画,激活孩子兴趣;提供毛线团,让孩子使用毛线自由做贴花,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美术过程游戏化
        首先,语言游戏化。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幽默、趣味十足的游戏化语言,对孩子进行指导、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孩子在活动中尽情的发挥自我。比如,在《可爱的小蝌蚪》这个美术活动中,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对画面进行丰富,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孩子展示小蝌蚪这个教具,然后提出问题:“我想要一些朋友和我在水里玩耍,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呀?”教师使用小蝌蚪的口吻和孩子进行对话,对孩子进行引导,这不仅可以使孩子体验到亲切感,还能够使孩子接受教师的建议,对画面进行丰富。
        其次,情节游戏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华,开展美术活动,主要是为了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借助游戏化的情节,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孩子思维的发展。比如,在幼儿园的泥工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图片来激活孩子的想象力,然后让孩子设计自己喜欢的图形。教师对于孩子的创意予以肯定,并让孩子展示作品,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四、活动评价游戏化
        在任何教育中,讲评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教育也是如此。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讲评环节则是最关键的环节,所以教师必须将此重视起来。首先,关注幼儿情感态度。在美术的讲评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以“好”和“不好”作为评价结果,而是要将教师的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帮助孩子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激活孩子的美术兴趣。其次,讲评环节游戏化。在美术活动中,实施游戏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活孩子绘画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容易失去耐心。而教师对孩子进行激励性的鼓励,让孩子互相进行点评,激起孩子的美术热情。因此,在美术活动的讲评环节,教师就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借助游戏化的评价方法,优化讲评环节,弥补教师单一性评价的弊端,让孩子参与到美术作品的讲评中,使孩子在互相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幼儿园中,对于美术的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不仅可以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幼儿爱玩的天性,创设趣味化的游戏教学情境,引导孩子在自由玩乐的过程中,增强对美术的兴趣,以此来提升美术活动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云婷.游戏化幼儿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73.
        [2]陈蓉.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58.
        [3]周静.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研究[J].家长,2020,(14):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