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珍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十一中学 422000
摘要:课程改革提倡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凸显。数学是中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班主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而初中数学班主任作为两者的结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则是新课改的践行。本文从教师自身,教师日常班级管理以及数学课堂教学三方面来简谈初中数学班主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班主任;数学教育;德育教育
一、引言
中学是一个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德育教育越发重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但是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有甚于部分老师都认为德育教育等于政治课,等于语文课,并没有把德育教育和数学这门思维性较强学科联系起来,但是事实上,数学特有的缜密严谨性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却更容易让老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方法时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而作为数学班主任,可以将日常班级管理和数学课堂教育两者结合,潜移默化的达到德育培养的目的。
二、数学班主任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
虽然德育教育一直在被宣传推广,但是在初中教育中尤其是数学教育中推广这一部分仍然比较缺失。一方面,数学作为三大学科之一,思维性比其余两门更强,大家对数学已经形成了公式、枯燥这样的固定框架。另一方面,部分数学老师在数学工作开展中虽然开展了德育教育,但是由于方式单一,以简单灌输为主,效果并不明显。
三、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效应
教师的职责就是是教书育人,所谓育人,就是将正确的三观以及规范的道德行为传递给学生,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在在日常教学对学生的道德养成起到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自身着装、垃圾分类,节约水电资源等一些小事,也可以顺其自然的对学生形成影响;而在教学中,则要做到认真严谨,没有足够的能力时不能随手作图,给其传递学术严谨性的思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注重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
四、班级管理细节处见真章
一个班级的规章制度是一个班级行事的规范,不同的规章制度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奖惩机制:所谓奖惩,即有优要奖,有错必惩。对于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重做,那怕只是错一个字、一个小数点要修改;对于作业和活动完成较好的学生也应给与适当的鼓励或是奖励。从而慢慢培养起他们对待任务时认真的心态。班干部管理制度:班干部也是一个班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可以将其安排在不同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也可以对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有所帮助。
五、数学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一)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题材
一节好的课堂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增强师生之间的了解。而想要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就可以在课程教育过程适当渗入德育知识,通过历史小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振兴、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读书的奉献精神以及责任感[[ ]]。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周率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在公元480年左右,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到七位数的人,这个记录一直持续了近千年。在勾股定理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向学生讲解中国的勾股定理历史,《史记》中记录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测量工具,并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
中国数学家徐光启、刘徽、华罗庚等等都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学习数学,发现真理。通过对这些小故事,历史人物的穿插讲述,让学生懂得中国数学历史的辉煌以及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
(二)更新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一些基本定律仅仅靠教师的简单讲授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中,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方法应该在新课程改革时也进行适当改进。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达到吸收知识的效果。
(1)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数学学习中,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不适用,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互助讨论,通过论证归纳得出结论。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定理了解的更为深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学生可以更容易在团队中找到自己擅长的部分,确立自己定位,,学会与人交流,在小组成功地前提下,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会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2)开展课外学习活动
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习与应试,而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之前数学日常无用论的看法,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日常实际相联系。通过课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例如:八年级的《数据的频数分布》主要学习的是通过简单数据来进行基础统计。在学习这个课题时就可以在理论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作为课外活动作业,比如统计自己班级的教学工具使用情况,自己家庭水资源的使用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细节的能力,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
结论:在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要求。。班主任教师可以从自身示范,班级管理以及数学课堂教学三方面来做到德育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沈柳平.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贯穿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上旬刊),2016: 342-343.
[2]孙晓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科刊,2017(0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