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玲
惠安县珩海小学 36214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数数学教学的培养项目又增添了许多素质要求,而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就是其中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之后,他们的思考能力才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而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就必须明确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数学教学中,跟随现代数学教育的步伐,注重学生说理逻辑性以及条理性能力的培养。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说理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放眼于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提供给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说理能力作为学生适应社会以及终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一、制定立体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有目的性,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作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制定立体的数学教学目标,并通过立体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把握教学体系,熟悉整体的教学脉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制定立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的学习知识内容。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说理的方式,将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表述出来,与周围的同学和教师一起讨论。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时,教师就可以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图形,让学生以图形为依据用说理的方式来叙述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如长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之和,面积是四条边围成的面积的大小。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而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此时教师再继续进行提问“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呢?”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分析,并引导学生用语言对其分析结果进行叙述,让学生在自主分析与叙述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时培养其说理能力。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当然还存在问题的同学也可以在班上为大家讲述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从而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完成的更好。
二、探讨问题锻炼发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都应该得到培养,而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解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质疑的机会和条件。
(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数学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其中不乏描述和分析这些知识的素材,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中所包含的素材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了,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还可以听到、感受到,这些素材对于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和感知这些素材,并在观察和感知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感知和观察可以有效地锻炼和开发自身的思维,这可以让学生在后续的表达中更加清晰、流畅。
(二)引导学生表达、探索和思考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表达、探索和思考。数学教材中存在着很多可以实际操作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带着学生一起进行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讲述整个实践流程。这样一来学生的表现思维、理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
(三)规范学生表达的条理性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通过课外作业等方式来让学生的表达更加具有条理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确保学生的课外作业在语言表达上具备准确性、连贯性以及层次性,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最终答案是否正确,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说理能力在此环节得到培养。如笔者在《扇形统计图》一课教学后,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全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菜市场菜品价格、常见水果价格图等,让学生自行制作扇形图,并且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扇形图各部分的含义,以此锻炼其说理能力。
三、系统化教学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虽然还没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的仰慕之情会非常强烈,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语言表达榜样。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做到严谨、规范,确保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具备较强的逻辑性、连贯性以及条理性,并且在用词上要简明扼要且准确。其次,教师还要多重视自身语言素质的提升。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采取照本宣读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这样虽然简单省时,但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说理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从细节方面入手,通过利用教学情境等方式来指导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为学生做出好的示范,从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说理能力。最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板书进行规范。很多教师在写板书的时候会为了速度而忽视整洁,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设想如果作为教师板书都写的潦草又随便,那么学生也会有样学样,在记笔记、写作业或者考试中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这必然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教师应该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有条理的进行书写,以此带给学生积极正向的影响。
四、科学教学重视交流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切记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这样学生在交流、探索的过程中才不会有压力,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在表达时才能更加流畅和清晰。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发言机会和条件。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节课上,笔者就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对图片进行分类,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和图片中的是一样的?并且让学生想象,圆的球体,我们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学生表达。在《认识钟表》这一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并且提供一个钟表,让学生一边说,一边把时间调到相对应的位置,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锻炼。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思维思考、语言组织的一个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长期的教学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艺术以及数学能力,等到学生成长为一个善于辩论、敢于发言的人的时候,学生才算是真正实现了思维训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运兵.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J]. 信息周刊, 2019, 000(003):1-1.
[2]李锦珠. 基于说理能力培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 2019, 000(095):52-53.
[3]苏文明. 基于深度学习探索小学数学说理能力培养的策略[J]. 文理导航(下旬), 2019(8):14-14.
[4]莫丽燕. 在学习小组中训练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方法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8, 000(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