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夏教艳
[导读] 本文笔者将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夏教艳
        富宁县第一中学 云南 文山 663400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重点已经从让学生单纯背诵历史年限,各个年限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背诵历史名人事迹,改变成重视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指引学生通过现代生活感受和体会历史,感受历史长河中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感受历史中璀璨的文明。本文笔者将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意义;应用策略
        前言: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历史发展的脉络,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缺乏时代的代入感,学生无法深刻的历史理解历史发生意义,使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历史。无法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真实演绎历史或使用生活化教学语言,结合学生已经发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辩证思维。
        1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即将面临人生中第一场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在高中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面临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传统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就会形成非常压抑的课堂氛围,无法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效互动降低,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具体掌握程度,无法及时为学生适量调整授课进度或改变教学方式,无法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历史成绩。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使用生活化教学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读懂历史,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历史各个朝代的文化形态以及人们生活形式和观念发生的变化;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点与现代学科和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以史明鉴,辩证的看待社会发展,运用现代思维思考历史,从历史中产生对现代人们的工作、生活更有意义的思考。
        2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评判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结合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科学合理的设置历史教学的目标。教师在为学生设置教学目标时,首先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本节历史课堂上学生应明确历史朝代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其次带领学生将历史事件与当下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感悟能力;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历史事件为学生带来哪些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受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历史事件中,通过评判历史事件,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成为有责任、有担当、具有正义感的人。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虎门销烟和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线,明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基本内容;其次引导学生分析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分析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问题。


        2.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画面感。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演历史剧等方式,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感受,将其他同学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增强代入感,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印象。比如在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学生扮演秦始皇,有的学生被分别扮演三公和九卿以及郡县的县主。秦始皇颁布某一项法令,让三公九卿执行下去,一直传到地方郡县,县主充分将法令执行下去,通过学生将这一画面演绎出来,增强视觉效果,更加具象、充分地体现出秦朝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以及体现出秦朝臣议君决的行政管理模式,体现出秦始皇治理下的“家天下”的政治特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土,如果自己是秦始皇,应怎样推行郡县制?当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时,要求其他学生观察表演中是否存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表演后加以指正,可以给小组加分,以此来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3使用生活化教学语言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语言,数学有数学语言,物理有物理语言,历史,也有其特定的语言,就是历史语言。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历史语言的表达来完成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一直使用历史语言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历史语言晦涩难懂,逐渐失去历史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调动学生积极性,无法找到与学生历史学习的平衡点。这时教师就需要调整教学方式,使用生活化教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课文中讲述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儒道法墨四大家代表人物和其学派的主张思想,但是使用的描述语言都是使用历史语言,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教师使用生活化语言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的主张思想,能够加深学生对儒道法墨四大家在古代思想历史上的地位的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4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和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讨论互动,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历史成绩,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和见解,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点评。比如在学习《洋务运动》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或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历史的老电影,让学生在电影中寻找与现代生活相关的物品,像煤油灯,钢钉,火柴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历史影片中,这些物品被称为“洋油”“洋钉”“洋火”等词语,为什么一定要加一个“洋”字?让学生明白是通过这次洋务运动,加强中国与西洋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引用这些西洋玩意,为了作为区分,将物品前面加一个“洋”字。
        总结
综上所述,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提高学生对历史各个朝代的文化形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了解,教师应充分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点与现代学科,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的辩证思维。
        参考文献:
[1]段光宇.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观察,2020,9(23):143-144.
[2]樊磊.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2015(05):19.
[3]李敏.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史志,2015(09):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