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生
株洲市健坤外国语学校 湖南 株洲 412300
摘要:历史是高中时期的基础学科,在高考新形势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改革对高校历史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老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制定新的教学目标。高中是学生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并且历史教育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充分发挥高中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因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历史教育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高考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几点思考
在高考新形势影响下,高中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学科教育不仅要反映学科,还要反映思想内容,这一要求也为高校历史教育改革提供了构想。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的时期。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各大高校教育中重要目标。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因素不仅是高校历史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时期高校历史教育的新要求。历史在整个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的主要课程之一,因此有必要建立高效、优质的历史教学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历史老师应建立新的师生交流关系,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
一、积极和学生沟通,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教育的前提是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所有教育战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受以往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的老师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要学习地位,而是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只当听众,并且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很少,并且,由于高考的压力,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消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实际上,即使没有“以学生为基础”的战略思想,从提高教育效果的角度充分理解学生也是教学重要的前提。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加明确和个性化。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学生,老师可以从自我意识、思维特征、学习动机等方面着手考虑。首先,在自我意识水平上,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因此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提高学生在自我反省中的学习效率。其次,思考的特点有感性思考的学生和理性思考的学生。对想法不同的学生,老师在指导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最后,在学习动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压力下都有一定的动力和压力,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保持动力,缓解压力,适当放松学生绷紧弦。总之,只有在教学中和学生平等沟通,才能在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战争中取得更全面的胜利。
二、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
改进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学方法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因此,老师的教学方法对教育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确实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还是将教学重点放在“教”上,将课本知识在课堂上讲解一遍,学生负责听一遍,在课堂上和课下没有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始终没有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消化学习到的知识。事实上,对高中生来说,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已经成熟,老师将教育中心应该从“教育”改为“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获取知识。比方说,在学习到侵略战争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经历了哪些严重的侵略战争。并且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等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当然,有侵犯就一定有反侵犯,所以老师要求学生寻找典型的反侵犯事件,可以总结反侵犯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问题时间,学生自主探索不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探索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这无疑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三、大胆创新教材内容
教材是老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工具,高中历史教材有内容精练、层次分明的优点,但也有整体性差、教材容量大的缺点。因此,为了提高历史教育的效果,老师要大胆突破,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整合教材。实际上,高中历史的必要内容主要分为政治、文化、经济三个部分。这确实是显而易见的,但历史的发展不受单一因素的影响,所有的历史知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更全面地了解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因此,教材整合的一个方向是,根据现行教育内容的明确结构,适当插入历史故事的背景、历史故事的意义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将这三方面的内容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加系统、全面,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从而提升历史课堂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加强教学反思,并且及时补充和改正教学策略
要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并且通过实践验证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反思,教学反思对老师教育和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历史教育的效果,及时补充反思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对老师水平的反思,老师要经常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反思的对象,不断检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法,总结教育过程成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另外是学生水平的反思,高中生有一定的反思能力,但能真正完全完成自我反思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反复犯不必要的错误,影响成绩。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率。在反思之后,老师和学生应该把反思成果写在纸上,这样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对反思有深刻的印象,发挥反思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考新形势的影响下,为高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J]. 蔡昀.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03)
[2]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探析教学反思实施策略[J]. 缪欣祥. 职业教育(中旬刊). 2018(03)
[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反思[J]. 戈立文.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