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林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 811600
摘要:我们生命中五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老师的陪伴和教育下度过的,在我们建立三观的最初时期,班主任起到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是独一无二的。青少年时期既是三观塑造又是内心敏感的阶段,在这个特殊时期,良好合理的沟通方式将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班级管理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根据个人经验整理了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与学生沟通的办法,希望能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
班主任在学生、家长、学校之间起着交流沟通的联系,身为班主任在关心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及时发现不良现象并加以引导改正。班主任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辅助和推动作用[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存在既相互依赖又互相冲突的关系,由双方矛盾引发的问题频频出现,双方之间常常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下面将浅谈双方矛盾关系产生的原因及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科学正确的沟通方法。
一、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出现矛盾的原因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在学生生涯中是一个尤为特殊的时期,青春期的学生身体性能逐渐成熟,独立人格开始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增强,但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高中生感情变得隐忍,内心世界变得异常活跃,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说服别人的想法,他们精力充沛、血气方刚,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行为举止也往往显得冲动,导致面对父母和老师时往往出言顶撞或者动手对抗。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局限性
1.班主任工作精力的局限
高中阶段的班主任都是由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担当,他们大多数需要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班主任又需要管理班级教学外的其他事务,管理的学生数量较多,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面对相对内向的学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师生之间沟通造成一定的阻碍[2]。
2.班主任自身定位的不准确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传统观念往往也影响了班主任的教学理念,导致班主任与学生没有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而是以一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忽略了学生的感受。高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不平等的交流方式只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3.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大多班主任只注重成绩,高强度的学习下,缺少交流沟通和正确的引导,忽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让本就感到压力大的学生更加压抑,由于情绪问题导致成绩下滑,造成恶性循环。
4.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已经具备社会意识,它以“团体”的形式普遍存在在学生中。这种“团体”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自主形成的群体。不像班主任组织的学习小组和班干部,他们没有明确的管理领导人员,没有划分每个人的职能或固定目标。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当他们想法与班集体的主要目标相同时,具有推动作用,全力为班集体活动贡献力量;当他们想法与班集体的主要目标不同时,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导致集体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高中班主任在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一)主动沟通,平等相处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对老师往往采取“敬而远之”态度,很少会主动跟老师说心里话,这时作为班主任就需要定期不定的以温和、平等、客观的态度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做出正面的事情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犯错时,也不要一味地批评和否定,应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判断,认识错误不足,明确改正途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人格,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空间时间,用心倾听学生心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提高与学生的共情能力。
(二)班主任工作专职化
班主任不仅承担着“教书”责任,还要进行“育人”工作。如今学校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专业化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压力,便于班主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有效管理和沟通中,及时发现学生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品格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班主任要以公正的态度认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他们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班主任不应该轻率地加以否定,但也不能大意,分清孰优孰劣[3]。有积极意义的非正式群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班主任要把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引导到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道路上来,班主任不妨对非群体中有能力的学生大胆任用担任班干部,使其担起班级建设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对于具有明显破坏作用的非正式群体要加强关注,耐心引导,使他们转变态度,成为班级建设的新鲜血液。
(四)公平对待学生,公正处理问题
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难免会区别对待“好”学生与“坏”学生,但在面临原则性问题上,班主任不应该片面的听信“好”学生的一面之词,忽略所谓“坏”学生对事实的陈述,而要公正对待问题,查清事情真相,做到公平公正,得到学生认可,确保矛盾化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是一门艺术的展现,需要班主任用心了解它、欣赏它、创造它。当然,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芳.当前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0,(16):90.
[2]罗宗超.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56.
[3]陈思.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