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注意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汪海燕
[导读] 在小学开展数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顺应核心素养的导向思想,关注学生注意力的有效培育,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期间能够高度集中学习经历,并规范参与到课程探索和学习当中。
        汪海燕
        四川省会东县溜姑乡中心校 615206
        摘要:在小学开展数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顺应核心素养的导向思想,关注学生注意力的有效培育,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期间能够高度集中学习经历,并规范参与到课程探索和学习当中。下面,主要就数学课上,如何规范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展开合理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注意力;提升

        前言:在数学课授课活动全面开展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在育人的思想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正确的思想导向,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注意力规范性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并集中精力认真参与到课程探索当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在效能品质方面更加突出。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注意力意义
        核心素养是目前数学课教学领域一种育人功能比较突出的授课思想,在素质课改教育环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该思想导向下,教师需要针对小学数学对具体的育人目标加以明确,根据学生实际需求重点培养其注意力,让其在参与数学课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在行为更加规范,也能够让学生在形成良好注意力的基础上规范自身在数学课上的学习表现,从而全面提高整体的学习素养。在组织数学授课期间,教师需要以培育学生注意力为目标,采用多种方法对数学活动进行合理组织与规划。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注意力策略
(一)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运用
        在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数学授课期间,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注意力有效培养,并在具体的培育方式上进行创新。首先,要强调有意与无意主义的有效培养,之后在具体的授课活动上进行合理规划[1]。无意注意是所呈现的自然性特征比较显著,通过新鲜事物的刺激让学生主动地将注意力转到课堂上,让其能够集中精力就数学课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比如说,在低年级授课领域,在围绕“长度单位”组织授课时,则可以从无意注意角度来对数学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在课堂上摆放一个比较显眼的柱子,当学生进入教室之后便会在无意间产生好奇心,思考这根柱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之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猜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表现合理地引出长度单位的数学概念,并利用相关数学知识对该柱子进行有效测量。同时,有意注意力培养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授课模式,具体指在实际授课期间,强调学生有意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严谨参与到数学课内容探索当中。以“克和千克”为例,在组织授课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集中精力,就教材中所具有的数学概念进行自主分析,精准掌握克和千克两种数学概念。
(二)关注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培养
        为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学习领域形成良好的注意力,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思维品质上进行规范建设与培养。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在具体的训练方式上进行创新[2]。

先加强分配性有效训练,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精力,自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比如说引导学生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做好学习笔记,为后期巩固内化提供良好的素材基础。
        在针对“角的认识”组织授课期间,则可以设置分配训练。在针对生活中各种类型的角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完成笔记整理,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注意力集中水平。
(三)以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授课期间,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注意力,教师需要在游戏活动组织规划方面进行创新,通过游戏参与体验,让学生能够产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并集中精力认真完成对游戏活动的探索。在游戏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数学课上所呈现的兴趣需求,对其所具有的思维基础进行有效分析,让学生对数学游戏更加认可,参与表现更加积极。
        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在组织授课期间则可以设置趣味游戏,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设置竞赛游戏,让学生通过比赛方式完成计算任务,让学生在聆听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并通过计算思维有效发散快速得出问题的计算答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借助现代化载体培养注意力
        在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注意力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现代化载体在数学执教期间所具有的功能优势[3]。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设置,或者借助微课视频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直观性展示,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知识和相关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保证学生精力更加集中。
        以“观察物体”为例,教师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图形意识,并在课堂学习期间能够集中注意力,则可以在组织授课期间针对现代化载体进行有效开发,通过情境设置构建直观生动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分析图形所具有的数学特征。
(五)通过任务驱动培养注意力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注意力的方法是让其认真参与到课程探索当中,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践行任务驱动的授课模式,也就是说要根据课程学习内容以及主要的授课目标合理的设置学习任务,并组织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在任务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关数学方法,夯实学习技能基础。以“认识时间”为例,在课堂上设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绘制钟表模型,并分析时间含义。在实践探索当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精力。
结论:依前所述,在实际授课期间教师需要全面关注学生注意力品质建设,在数学课上,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精力方面的具体表现,重点加强注意力培养与提升,让学生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参与数学课探索,并在全身心投入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品质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志 琴.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注意力策略研究[J]. 新时代教育,2020,2(1).
[2]杨华.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0.
[3]王晓卉.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5):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