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杨茜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对阅读教学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把握,从而加强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综合性学习及理解,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杨茜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    61706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对阅读教学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把握,从而加强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综合性学习及理解,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要结合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把握,指引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前言: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要对阅读教学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增加小学生语文知识量,并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底蕴进行感知,发挥小学语文教书育人的功能及作用。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加深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点的学习及思考,深化知识的学习及理解,为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以兴趣为引导,发挥小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学习保持较大的热情[1]。这样一来,能够使小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并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此,教师要坚持兴趣导向的教学原则,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有趣儿,并深入地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学习及思考,把握语文阅读中的知识点,并在思考和分析中,感受文章的内涵,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要联系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小学生乐于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学习,并在阅读学习中进行探究和思考,透过文章描写的表面,对文章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挖掘[2]。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文章内容的感悟,从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把握。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时候,妈妈对孩子的表扬——精彩极了和爸爸对孩子的批评——糟糕透了,都渗透着父母对孩子的爱。妈妈的表扬使孩子积极向上,爸爸的批评使孩子不骄傲,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由探讨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学习的。通过联系小学生的生活,拉近小学生与语文知识学习的距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入地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及思考,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突出阅读教学指导,深入感知文章内容及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把握,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尊重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集中精神地投入到阅读学习及思考当中。对此,教师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学习及理解语文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加深对阅读知识的思考及理解。

同时,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地把握,结合教师的提问,对文章的主旨及内涵进行学习和理解[4]。
         例如,在学习《穷人》一课知识的时候,联系文章的内容来看,描写了渔夫的贫困生活,并在文章中对渔夫的生活进行了描写,反映了渔夫的善良,家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联系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对描写渔夫和家人生活的内容进行把握,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及思考,从“事”上把握渔夫的品质。这样一来,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地指引,使小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把握,并弄清楚文章的内涵,提升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及质量,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把握教育信息化背景,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加强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及作用,以激发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这样一来,能够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把握阅读关键知识点。同时,教师注重联系在线教学经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小学生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搜集阅读学习资源,增加小学生阅读积累,通过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变化,有效地培养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5]。
         例如,在开展《桂林山水》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把握,使小学生通过对《桂林山水》的阅读学习,引导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山河之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线上教学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为小学生展示桂林山水风景图,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小学生一边看图,一边阅读学习,突出“图文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借助于“图”理解“文”,有助于激发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及理解,促进语文阅读知识点的内化。同时,结合在线教学经验,丰富阅读教学资源,能够带给小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效,促进语文阅读知识点的内化。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形势,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小学生深入地学习及理解阅读内容,把握文章内涵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为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0.
[2]张俊丽.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07.
[3]陆春燕.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帮助[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30-231.
[4]赵国超.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211.
[5]张旭芳.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才智,2015(30):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