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居喜丹
[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品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居喜丹
        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  2155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品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身兼小学语文教师的班主任,不但要传授知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还需要意识到语文教学对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效益的促进作用,并寻找二者的联合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性与思想观念,创设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并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在课堂中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让教学内容贴合实际生活、在课堂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借助教材落实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在一起,使语文教学管理化,班级管理语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结合策略
        引言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是对学生思想、综合素养、文字使用能力的教育,并且在其中蕴藏着教师管理的要素。因此,只有有效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更充分地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对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教学管理效果,有效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结合研讨就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1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优势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启蒙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道德品质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主要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这就使得二者的工作有相互交叉的部分,工作可以相辅相成、互相融合。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梅花颂》课文的时候,就教给了学生不畏困难、坚强不屈的品质,这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所以,将语文教学工作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能够使对于小学生的人文教育更为统一,避免了工作的重复性。同时,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就能对学生的想法需求、学习情况、思想品质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工作,还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策略
        2.1营造良好的上课新环境
        一个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这个课程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从侧面体现了一位教师在管理者位置上的能力。班主任兼任自己所带领的班级的小学语文老师本身就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工作组织能力,上课的环境以及语文课堂收获的质量就成为这位老师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管理目的下的语文教学是以管理为核心开展的,贯穿在整个班主任兼任自己所带领的班级的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中。良好的上课新环境的定义是这样的,在使学生不受到外界带来的不利干扰下,能够通过浓厚文化氛围自主激发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以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为推动助力,使小学时期的学生投入到此次学习教程当中。因此,良好的上课新环境也有着三个阶段,第一层为外装阶段,要做到使小学时期的学生不受到外界带来的不利干扰;第二层为培养期,要使文化氛围、学习环境得到基础塑造,使小学时期的学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起想要学习的欲望;第三层为成熟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已经在第2阶段培养到最高峰,小学时期的学生能够轻易在空气中捕捉到想要学习语文、加入语文教育的兴趣分子,以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为推动助力,使小学时期的学生投入到此次学习教程当中。


        2.2利用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外界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如生活、学习、娱乐等。为了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小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现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涉及思想道德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滴水之恩》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朗读文章,然后引导学生逐段分析文章的内容,然后提问学生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展现了怎样的品质。学生可以自主思考,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然后详细讲解《滴水之恩》这篇文章表述的感恩、善良、乐于助人等情感和品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述生活中类似的故事,提问学生如果遇到文章中的情况该怎么做,通过语文教学和教材分析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2.3组织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开展户外活动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加深学生对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这样既能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实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品质。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在学习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和对比故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问题。而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正好与环境污染问题相契合,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改掉个人乱扔垃圾的行为和习惯,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可开展“爱护环境”主题活动,组织学生了解环境污染情况。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户外捡垃圾,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而增强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提升其垃圾分类的实践能力。而且,带领学生开展这样的户外活动,也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
        2.4利用主题班会与学生语文学习有机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充分表达自我的平台,以真正实现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同时注意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还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善于与每位学生建立良好情感,以使学生更加理解、尊重老师。众所周知,广大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特征,对于各式各样的学习内容,他们都会非常好奇、感兴趣,与此同时,在这个时期,班主任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对此,班主任就可以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可以每周一次,也可以每月一次,以提供给学生充足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并不是为了举办而举办,而是必须注意将举办的主题班会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机联系,以真正实现学生更快速消化、吸收语文知识的目的。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就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而言,并不只意味着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还应注重其自身各方面的培养,而定期举办主题班会恰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既能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更好成长、发展,又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
        结语
        总之,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与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结合,是提升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二者的相辅相成,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能让学生习得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和思想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小学语文与班主任工作结合管理策略漫谈[J].中华少年,2019(13).
        [2]邓绮波.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