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然活动中幼儿关爱品质培养的“三亲”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陈英
[导读] 教育、引导和培养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直面幼儿关爱品质的现状和培养的重要性,并从亲自然活动中亲近、亲历、亲为“三亲”教育策略的视角进行了探究与尝试。
        陈英
        绍兴市柯桥区中心幼儿园

        【摘要】教育、引导和培养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直面幼儿关爱品质的现状和培养的重要性,并从亲自然活动中亲近、亲历、亲为“三亲”教育策略的视角进行了探究与尝试。
        【关键词】幼儿;关爱品质;亲自然活动;“三亲”教育策略
        近几年来,我园立足家乡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生成和开展了一系列亲自然生态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在游戏和发现的过程中探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但活动中孩子们的关爱品质令人担忧,比如孩子们亲手饲养的蚕宝宝会在某一天被一个孩子因“不听我的话”而掐死;去田野参观时,孩子们会在种有蔬菜的田地里勇往直前;一张糖纸扔在地上,孩子们会视而不见……作为教师,看到这一幕幕寒意不禁涌上心头,但同时也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幼儿时期犹如一粒树种刚刚破土萌出嫩绿的芽瓣,正需要我们去呵护与善待,理解与尊重,点燃与唤醒。如何将亲自然活动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如何从情感教育目标入手,构建适宜的亲自然探究活动?如何在亲自然活动中唤醒幼儿的关爱意识?这成为幼儿园亲自然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品质的核心因素。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立足本园本班实际,从亲自然教育中亲近、亲历、亲为“三亲”教育策略的视角进行了探究与尝试,力图通过幼儿在与自然对话互动中萌发关爱,在体验探究中感悟关爱,在实践操作中践行关爱。
        一、亲近自然,在对话互动中萌发关爱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即“对话中互动”。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只有让幼儿与自然充分对话与互动,才能萌发热爱自然、关爱自然的情感。基于此,我们的亲自然活动变常规的课堂教学为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体验探究活动。我们注重利用园区内外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身边入手,从情感入手,从幼儿最为熟悉的动植物入手。比如种植园地:在每年种植之前我们都会作一个亲子调查,征求家长和幼儿的意见,然后会带着幼儿去田野参观,农民伯伯最近种了什么菜?你们最喜欢种什么?说说你的理由?通过真实、感性、直观、开放的现场对话,确定的菜幼儿不但有认同感,而且萌生了主人翁责任意识,关爱与探究之心自然迸发, “老师,这些菜苗叫什么名字呀?”“它会长成什么样?””“它这么小,会被太阳晒干吗?”看得出孩子们已经将选种的蔬菜视为朋友了,接下来我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这些蔬菜已经成为我们班的好朋友了,我们该如何记住它?”于是给蔬菜做班牌标记、名称标记、贴上温馨关爱语,观察照顾活动就应运而生了。每天一些小朋友到园后还会主动去和它们问早,看看过了一个晚上有没有发生变化,甚至有些小朋友看到小苗枯萎了,会伤心地走近它,轻声说:“你好可怜呀?我马上来给你喝水!你要勇敢一点!”
        二、亲历自然,在体验探究中感悟关爱
        孔子曰:“己身正,不令则从,己身不正,令不从。

”对幼儿来说,一时感兴趣较容易,难在能持之以恒。“以身作则、传递关爱、体验探究”是我对亲历自然、感悟关爱的策略。我每天都会陪伴孩子们去自然角关注动植物,提醒小值日生修剪枯叶,指导浇水、施肥、换水……,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会和他们一起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小玉跑来对我说:“老师,你看这盆芦荟好像生病了。”借此机会我和孩子们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哪些花需要多浇水,哪些花需要少浇水,科学的管理自然角。由于我的介入与坚持,孩子们亲历自然也成为了一种日常,关爱之情也随之播撒。“娃娃生态园”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创设的,早上到园,我会和孩子们一起给小花浇水,给蔬菜施肥,给小乌龟、小金鱼换水喂食,……在我的感染下,现在孩子们会利用点心时间主动把花盆搬到外面去晒太阳,会趁休息时间观察照看动植物。有一次,媛媛跑来对我说:“老师,我妈妈说给小金鱼换水不能用自来水直接换,它会死掉的,因为那个水太冷了!”“老师,天太冷了乌龟要冬眠了,我们把它放进屋里吧!”这种发自内心、朝夕相处、日久生情的关爱慢慢在幼儿心中滋生、感悟和培育。
         三、亲为自然,在实践操作中践行关爱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指南》中也明确了要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亲为自然,我们首先从孩子的生活、实践入手,引导孩子路边的一张废纸拾起来放进垃圾桶就是关爱;断了的小树枝绑接上了是关爱;为小草、小树浇水、施肥更是关爱。每件小事都与关爱相关,关爱应从“小”做起。
        其次我们结合环保节日开展了一系列亲自然关爱行动。比如在“植树节”我们开展了争做护绿小使者、我为小树挂牌牌等活动;在“世界水日”,孩子们自绘了节水倡议书、展示了节水小妙招、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了节水歌谣、护水行动等;在“爱鸟周”,我们将“鸟儿是我们的朋友”纳入主题活动课程,结合图片、课件、鸟类科教片从直观的视觉、听觉来激发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还动手制作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喂食器和鸟窝,安放在幼儿园的小树上。
        一个个教育细节、故事和活动,无不牵动着幼儿幼小的心灵,正是这亲自然活动中亲近、亲历、亲为的“三亲”策略让我班孩子呈现了温暖的“关爱”景象。“路漫漫其修远兮”关爱之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坚守这份执着,让关爱之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绽放。
    
参考文献: 邱克波《浅谈幼儿关爱他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周义华《在“三亲”自然中唤醒幼儿的生命意识》
               花蓓蕾《浅谈在班级自然角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的优秀品质》
               朱丽芬《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关爱精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