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静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南民族高级中学,四川 甘孜 62765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语文教育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基础汉语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现代高中语文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知道,语文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其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那么在高中语文课上做好创新思维的导入工作便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引 言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在高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记忆和背诵为主,语文学习方法多为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创新思维是社会选取人才的重要指标,所以本文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基础性学科,高中语文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导入问题
1.1 联系实际较少,教学模式死板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唯有积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育受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新课改等因素的影响,对教材内容的延伸性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这便导致语文知识的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与实际联系较少,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1.2 思维启发困难,无法做到“举一反三”
从当前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分析得知,高中语文教育未能将创新思维元素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传授教材中的知识点,这种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固化了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创新意识无法被激发,进而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2.1 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
首先,想要让高中语文教师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特别是那些教龄比较长的教师,要用审视的态度对自己长期固守的教学方式进行直视与批判,将以教师为主导或者是教师为课堂主体等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彻底的摒弃。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批判式的吸收,将那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过时的教育理念进行摒弃,多吸收一些国内外比较高效的教学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教学观念进行全面的更新。
2.2 创新思维情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情景教学法是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中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旨在建立虚拟情景,并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去,好的情景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对对应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思维情景,在情景中添加更多的创新元素,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琵琶行》时,教师在授课前可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十面埋伏》的视频,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刺激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情感接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到琵琶行中去。接下来,教师在讲解《琵琶行》的课文时便可以通过视频所创设的情景来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能够增加教学效率,当学生对课文阅读完毕后,教师还可以提问:“课文中一个是送客的地方官,一个是弹曲的琵琶女,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知音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这样提问能够让学生迅速展开联想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并以此开始分析文章作者与主人公的联系。通过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授课不仅充分发挥了情景教学法的意义和作用,还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训练。
2.3 采用多样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以强行记忆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无法有效理解知识的内涵。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如在教学《雷雨》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编排舞台剧,通过舞台剧将学生带入那个充满爱恨纠葛的雨夜;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英雄》等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故事中人物的立场与信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趣味性竞赛,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诗词大会,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但趣味性十足,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寓教于乐,将文章的内核思想精准传达给学生,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记住这些语文知识。
2.4 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创新能力上得到有效的培养
高中的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但这也并不是唯一的渠道,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是不能对学生创新思维做出有效培养的。所以,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或者教材这些比较狭小的范围中,教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形式具有多样性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出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窦娥冤》与《雷雨》等一些著名的戏剧片段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以小组作为单位,开展竞争的方式让每个小组都参与进来,在表演时可以选择教材中已有的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将“剧本”做出修改。借助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性,学生在对原剧本做出的改动,使表演变得更加幽默有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对思想进行有效的创新。
3 结语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在共同的坚持下才可以取得成功。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需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措施进行不断的探索,帮助学生树立起强大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李玉飞.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6)
[2]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导入与培养[J].张刚.课程教育研究.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