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良好习惯 收获美好人生——浅谈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徐希艳
[导读]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
        徐希艳
        郯城县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    临沂   276100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后温习:勤于思考:全神贯注:独立完成:自我评价:诵读美文:善于动笔:主动探究:勇于创新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要终身学习”,教育“要为学生一生幸福与发展奠定基础”。要想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句谚语说的好:“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学生可塑性强,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
        教学生六年,要考虑学生的六十年,更要考虑民族的六百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几点看法:
        一、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与课后温习的学习习惯
???   1、课前预习,润物无声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种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古诗《望天门山》一课时,我采用了如下做法。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按“画、问、析、答、提”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图画体现诗的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针对学生的画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画”,并就此与学生广泛交流,从而使学生了解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后温习,完善系统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温习习惯,只有及时复习当天学过的东西,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后温习习惯之后,学习起来就轻松了。


        ?二、养成良好的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1、勤于思考,见解独特
        “语文是思维的素养”。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语文。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乃至于相反观点或立场的意见。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充分表扬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全神贯注,事半功倍
        “心专才能事成”。学习也是如此。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外”,是不可能学到知识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教师和家长也要引导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从而把良好的习惯带到课堂来。平时还要开展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任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渐养成全神贯注地学习的习惯。
        ?三、养成良好的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学习习惯
        1、独立作业,养成自觉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尤其重要,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必须常抓不懈而且严格要求。例如: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课本、作业本、铅笔、钢笔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独立完成作业。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清洁干净。老师要通过严格要求使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自我评价,乐在其中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评价,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完作业后,先检查,发现问题后,再看书,查字典,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如果教师和家长能长期这样要求,他们就能形成这种良好的作业习惯。
        总之,培养小学生美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需要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寻找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成为自觉,从而收获幸福、健康、快乐的人生!
作者简介:徐希艳,1978.10,女,汉族,山东省郯城县,大学,一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