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燕
安徽省长丰县第一中学 安徽 合肥 231117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在高中语文中渗透与德育有关的教育,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德育知识。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模式
引言:在国家大力倡导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学习能力进行不断探究,制定出一条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以往,教师为了应试考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成绩很好,德育却很差的情况。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外,还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一、结合教材中的故事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高中生来说,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教师如果采用以往的教育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只注重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点,忽略了与德育相关的理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将里面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奇闻趣事传授给学生。例如,当教师讲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时,可以将屈原的生平事迹利用部分课堂时间讲述给学生,告诉学生屈原的爱国行为,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意识,形成强烈的爱国使命。
二、通过背景感染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在教材里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这样学生不仅充分掌握了相关的语文知识,还可以通过作者的写作背景受到启发。例如,当教师讲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时,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将作者的被贬经历和写作背景讲解给学生,告诉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畏艰难险阻,坚强的面对人生挫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和生活态度,在以后面对任何问题时,能够所向披靡的去解决问题,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讲解重点语句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驰名中外的名言名句,这些优秀的句子中大多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经历,读起来意味深长。对于教师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可以将那些比较重要的语句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或者背诵去感悟。
例如,
在教师讲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以告诉学生秦国不敢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有廉颇与蔺相如两大名将在,如果这两大名将不能和睦相处,则会削弱国家的力量。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等相关语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明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与他人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
近几年国家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新媒体也随之发展起来。网络上聚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下载下来,然后下载一些适宜的音乐制作成ppt,在课堂上按照教学速度进行有序播放。例如,当教师讲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将相关的影视内容通过ppt播放出来,渲染出紧张压抑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别里科夫紧张不安的心理活动,然后告诉学生别里科夫心神不宁的原因和影响,从而使学生与作者契科夫产生共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就代表着国家,自己的发展和改变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让学生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行为的习惯,达到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目标。
五、鼓励学生多读有利的书去感受德育教育
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有利的课外书籍增强自身的德育教育。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中生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他们的学科比较多,学习压力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休息时间,合理指定一些课外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例如,《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平凡的世界》等。学生在课外阅读这些优秀的中外名著,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汲取作者的精神食粮,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
六、用写作的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与其它科目不同,学生除了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外,还要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写作在语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书籍中积累写作素材,将日常生活中与道德有关的事情记录下来;把书籍上与德育有关的语句抄写在本子上。然后规定学生在每个月交一次作文,每星期交一次日记,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当教师讲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在将相关的语文知识点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训练,还有助于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
结束语:随着国家大力倡导新课改,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将德育教育贯彻始终。教师在高中语文渗透德育教育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作者的写作背景感染学生,讲解重点语句渗透德育教育,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从而完成自身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明辉.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8X):63.
[2]王安乐.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18,(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