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霞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高新区 2550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作简要概述,进而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在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剖析,最后从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拓展阅读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作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路径
总体而言,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多数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的确立,导致学生在长期被动状态下无法有效提升阅读能力,已然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1]。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愿意接受来自外界的新鲜知识,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此阶段开展阅读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基础条件,语文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阅读教学向来被放在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其作用在于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提示语文教师必须给予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充分的重视。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一些优秀节选的文章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词名句,其中不乏语文知识点,而且每一句话的词语和语法均有其特定的使用规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赏析,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对一些词语的使用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的知识点,这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具有优秀表达能力的基础条件,通过课堂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特点和能力,这对学生的写作表达和口头表达均有重要的作用;③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扮演角色,分角色朗诵文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可以为小学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属于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点,即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亟待提升、阅读教学范围亟待拓宽、学生学习兴趣亟待进一步激发。首先,在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中,虽然新课改已经有效的改变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但目前依然有很多的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程度不足,没有给予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一方面,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犹如走马观花,教学方式枯燥无趣;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就阅读教学范围亟待拓宽来说,多数的教师注重课堂阅读教学,而忽视了课外读物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学生阅读知识面无法拓宽,阅读能力提升势必受到限制和阻碍。就学生学习兴趣亟待进一步激发来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虽然教育部多次倡导要为学生“减负”,但实际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会丧失。除此之外,阅读环境的创设也至关重要,这一方面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
3.1提升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参与合作阅读
教师是开展阅读教学的主体,其教学观念和方法可以想直接影响阅读教学质量。因此,为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给予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3]。另外,还需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此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和“动起来”[4]。比如在小学二年级《一匹出色的马》阅读教学中,从文章内容上来看,这篇课文比较浅显易懂,并没有特别需要留意的知识点和难点。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一家人出游的乐趣,体会到“享受”的感觉尤为重要。另外,课文中的爸爸将柳条当做“马”送给妹妹,许多学生都知道爸爸是在帮助妹妹,但是并未认识到爸爸和妈妈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点,在阅读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诵课文,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为其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即可;而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在帮助学生获取阅读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又比如在二年级《画杨桃》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组内阅读,同时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比如可以设置“父亲教“我”画画时所说的话有什么样的深意?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文对自己形成了哪些启发?”实践教学发现,这种带有目的性的阅读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3.2创设阅读情境,丰富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运阅读教学中多数的阅读素材都是对生活场景和自然风景的直观描述,这样的特点为教师课堂阅读教学开展提供了鲜活的思路。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阅读内容用情境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带来直观的阅读感受。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的《海上日出》阅读教学时,鉴于《海上日出》属于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好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更为重要的是,课文整体文字优美易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佳文。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先为学生展示海上日出的美丽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可以直观感受到海上日出的美丽,这对后续深入阅读十分有利。另外,可以重点对“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天气晴好,碧空如洗。很浅很浅的。”等佳句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联合阅读也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在开展《海上日出》阅读教学时,可以将其与吉田兼好的《大海日出》一起阅读。
积极组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在《天晴了的时候》阅读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课外游玩,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并在结束后让学生一谈自己从中获取到什么样的启发,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形成阅读能力。
4.结语
阅读能力培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和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鉴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予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以此落实阅读教学,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霖珊.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湖南造纸,2020,049(01):186.
[2]刘秀媚.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136.
[3]杨红娟.点亮阅读之灯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9,026(47):300.
[4]侯典云.探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方法[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