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山东省武城县县直机关实验幼儿园 253300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我们努力转变教师角色,充分挖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在自主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积极主动的活动,自主选择游戏方式与游戏伙伴,并决定游戏进程。其主要目的便是促进幼儿的身心教育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同时,还能提高艺术品位,并能够学会语言、社会交流和科学知识。因此,游戏教学的实施必须对幼儿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能够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而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师;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
引言:幼儿处在特殊的成长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应当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其中最主要、最为直接的就是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实现了一种让幼儿在欢乐中掌握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理念,能够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多个环节过程中,不断培养学习兴趣。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游戏设计,可以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不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从游戏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要不断增强游戏的合理性以及以及创新性,让幼儿能够不断习得知识,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一、创设合理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我们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要考虑的就是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教学情境,让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这种游戏情境应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情绪体验,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其中,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教师应当遵循幼儿的成长发育特征,巧妙地设计游戏情境,幼儿教学中,遵循幼儿的成长发育特征,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其中。例如,我们在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对幼儿设计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提升性游戏以及较为基础的游戏,让幼儿可以参与其中,既可以获得基本的知识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参与意识,不断向前发展。其次,游戏情境的创设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是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关注幼儿感兴趣的点,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幼儿创设更加丰富多彩、具有趣味的游戏情境。最后合理的游戏情境需要教师的引导,并不是主导,教师应当将与幼儿一些自由的游戏空间,在带领孩子们熟悉了基本的游戏规则后,教师适当的放手,让幼儿能够自主进行参与,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以及情感体验。例如我们开展画圈圈游戏时,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内的孩子进行示范如何进行游戏,然后让幼儿进行模仿以及自主发挥,然后教师给予孩子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能够与同伴一起参与到画圈圈游戏,从游戏的体验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二、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游戏情节中来?
游戏化环境创设不仅包含游戏材料、游戏空间区域等,幼儿教师本身以及幼儿也是游戏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占据的重要位置,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力,积极参与到游戏情节中来,有效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推动幼儿游戏实现更好的开展。比如在一场“司机搭载乘客”的游戏活动中,一位扮演司机的幼儿等了很久都没有乘客上车, 此时教师适时进入游戏角色中,开始询问司机:“司机先生,请问售票员在哪里呢?”,幼儿很快反应过来回答说:“他生病了”,教师顺水推舟:“那我来当售票员好吗”,幼儿开心的应允,其他幼儿看见老师在当售票员,为表现自己,争先恐后开始乘车,有效推动了游戏顺利开展下去。
幼儿在角色游戏扮演中,通常各有分工,但同时也需要相互协调配合,教师应积极鼓励引导,从而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更多知识,实现幼儿能力有效培养。
三、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幼儿教师除了是游戏内容的策划者、确定者以及游戏规则的维护者、制定者之外,还是幼儿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引导幼儿进行幼儿游戏。比如: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一位老师可先扮演鸡妈妈,另一位老师扮演老鹰,让所有小朋友扮演小鸡,试演一遍让小朋友注意观察鸡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鸡的,然后让朋友自定角色开始游戏。只有教师和幼儿打成一片,和学生共同游戏,才能够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并且对幼儿在游戏当中出现的一些失范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利用幼儿游戏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学习。同时,教师的主动加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还能为幼儿做良好的榜样。
四、丰富游戏形式,吸引幼儿参与?
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想要了解很多。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心理需求,通过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使孩子能够保持学习的欲望。游戏活动的形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新精心设计并有效地结合并呈现不同的学习体验,同时,它也为幼儿课程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游戏活动的组合应该渗透到新的课程改革概念中,并且必须是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比如,在主题活动《糖果》的开展中,生成角色游戏《糖果商店》,在《糖果商店》游戏开展中,教师引领幼儿去思考:糖果卖完了,还有一些顾客要买糖果怎么办?幼儿们经过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又生成了《包糖果》的活动,这一活动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他们都盼望着自己尽快制作出漂亮的糖果拿到商店卖给顾客。他们在制作中,表现的特别用心,特别投入,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糖果,这些糖果有的拿到了商店准备出售,有的则制成了一面糖果墙,展示各种各样的糖果,有的则放在了娃娃家的糖盒里,准备招待客人。这样的活动吸引了幼儿的积极参与,促进了课程游戏化的顺利进行。?
五、构建良好师幼关系,培养幼儿学习积极性?
我们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一定要重视起对幼儿游戏活动过程的指导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都是十分活泼的,并且十分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来,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天性,通过多种游戏指导手段,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互动,这样一来教师与幼儿构建了一种良好的关系,孩子更愿意听教师的指导,游戏也会进展的更加顺利。具体而言我们的游戏活动指导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利用多媒体,采取音乐的播放形式,给予幼儿一定的感官刺激,让幼儿可以快速的集中课堂注意力,例如,我们在开展认识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开展游戏教学,让幼儿扮演各种不同的动物,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幼儿播放有关动物的歌曲。如:两只老虎等,熟悉的音乐,动人的旋律可以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幼儿在游戏中也能够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增强对于保护动物的认识。当然教师还可以给予幼儿一些实物展示,让幼儿的的思维更加具体。这种实物教学就是遵循了幼儿对于事物先产生具象认识,在产生抽象思维的基本规律,开展实物展开游戏,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的认识世界,增强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
结束语:?
总体来说,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过程当中承担者多种角色,这就需要教师在不同的幼儿游戏开展阶段确定自己的角色,并发挥角色的职能,更好地保障幼儿游戏发挥其教育功能,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娜.课程游戏化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97.
[2]王雪婷.课程游戏化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J].黑河教育,2019(03):83-84.
[3]沈柳.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环境创设与游戏开展[J]. 好家长, 2018(12):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