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体育锻炼有效性及其习惯养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丽雯
[导读] 幼儿户外体育锻炼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体育锻炼,能够让幼儿不受场地的限制,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自然阳光,从而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积极的影响,让幼儿在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同时提升认知、合作等多项能力。
        李丽雯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一幼儿园  655000
        摘要:幼儿户外体育锻炼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体育锻炼,能够让幼儿不受场地的限制,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自然阳光,从而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积极的影响,让幼儿在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同时提升认知、合作等多项能力。但在目前的幼儿园工作中,户外锻炼没有被老师们高度重视,存在组织比较涣散,教师不够投入,器械比较单一等各项问题,对于怎样有效开展户外体育锻炼,需要进行正确的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有效性;习惯养成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以及开始关注身体素质,对于人才而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基础。因此,户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人们的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开始逐年提升,幼儿作为身心开始发展的阶段,对于身体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因此,近几年幼儿园陆续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采用多种创新手段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创。
        一、鼓励幼儿摆脱内向自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在过去的一些户外体育锻炼中,教师对于幼儿会进行角色的划分,虽然各类角色会轮流给每个幼儿,但是难免会导致一部分内向不敢表现的幼儿无法及时参与或者过少的参与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是性格外向活泼不怕生的幼儿参与户外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内向不敢表现的幼儿,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只是会失去锻炼体育技能的机会以及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机会,也会对这部分幼儿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幼儿我们应该给予鼓励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教师可以多利用户外体育游戏,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户外体育游戏中来,让自卑内向的幼儿也能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可以为体育游戏根据难易程度划分相应的等级,让自卑不爱表现的幼儿先参与到简单的体育游戏中,让幼儿能够轻松完成,在完成之后教师要给予言语夸奖等,帮助幼儿从新树立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能力设置相对应的体育锻炼,让幼儿能够依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体育锻炼的选择,让每个幼儿都能够轻松快乐的完成体育锻炼,有效落实每一次体育锻炼,提高幼儿体育的有效性,从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对于领导者角色的分配要相应的平均,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特点进行不同的领导角色的划分,尤其是对于自卑不爱表现的幼儿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为其划分领导角色,同时,教师要做好相应的领导角色的纪录,保证每个幼儿在体育锻炼中担任领导角色的机会式平均的,帮助幼儿实现表现自我的需要,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自信心。
        二、在户外体育锻炼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幼儿因为年龄过小,对于自身掌控能力远远不够,因此要想幼儿能够养成户外体育锻炼的习惯,一味让幼儿记住体育规则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去培养幼儿的内在的动机即探索欲和创造力,创设出体育教学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加固记忆,帮助幼儿养成户外体育锻炼的习惯。
        例如在体育游戏“贴着报纸走”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同探索报纸贴在胸前不用手扶怎样才不让它掉下来,问题提出后,幼儿可以自由自主地进行探索,有的快走、有的快跑、有的仰起身子等,想尽各种办法不让报纸掉下。在这过程中,可以锻炼幼儿的独立性、自控能力和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然而,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够完全丢弃模仿,这显然是违背幼儿的天性的,教师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一定的创新,比如在游戏小鱼中孩子把“小雨”改成“虫儿虫儿草中爬,小鸡小鸡来吃虫,虫儿虫儿快快爬”等等面对这些稚嫩的创造,教师都应该要给予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游戏《老鼠笼》中引导幼儿将游戏增加难度。扮演“老鼠笼”的幼儿边念儿歌边在圆圈上顺时针走动,增加“老鼠”钻出的难度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愿意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尽管幼儿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加强幼儿间的合作,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
        
        
        有很多的户外体育锻炼是需要合作的,并且合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够为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提升集体荣誉感。在合作进行各类体育锻炼时,幼儿能够自由的感知到各类事物,通过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能够让幼儿更加愉快的完成体育锻炼。
        例如,可以进行炒豆豆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幼儿两两对立,互相手牵手,一边唱儿歌,一边根据儿歌的节奏左右协调摆手,当儿歌唱到最后一句时,两人要一同举起一侧的手臂一起钻过进行身体翻转180度,还原姿势。例如在蹦高触物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在透明玻璃瓶里放不同的材料,比如贝壳、沙子、豆子等,让幼儿在蹦高触物的过程中,体会玻璃瓶内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自主探究不同声音产生的原因,探究材料的重量与触物发生的声音不同的区别,吸引幼儿在游戏中自主进行探究。例如,蹲蹲孵小鸡游戏,让幼儿都站成一个圆圈,两只手都握拳伸向前方,一个幼儿自左到右互相挨着一边指点,一边说:“蹲蹲孵小鸡,捉不牢就要飞”。飞的字落在哪个幼儿的身上,哪一个幼儿就要当捉小鸡的人,其他的幼儿就扮演小鸡,在划分的场地内进行自由的飞奔,奔跑等,这时候抓鸡的人就可以进行抓小鸡了,但是当小鸡蹲下时,就不能够抓他了,在抓到二、三只之后,就计算一下被抓的人。
        四、教师保障户外锻炼有质开展
        户外锻炼的活动量要适度,不宜过大过小,活动量过大会让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影响下面要进行的活动。活动量过小则无法起到锻炼的作用。
        例如,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时遵守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步进入到一定的运动量,当机体产生一定的疲劳,再使活动量逐渐递减,保持一定的运动节奏。每次锻炼时必须作好准备,锻炼结束时,作好放松活动,防止运动创伤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总结语
        要进行有效的幼儿户外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要鼓励幼儿摆脱内向自卑的情绪,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担任领导角色,幼儿因为年龄过小要想养成锻炼习惯,教师可以在户外体育锻炼中要培养幼儿的探索欲和创造力,加强幼儿间的合作,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同时,教师也要保障户外锻炼的有质开展,幼儿锻炼要适度。
        参考文献
        [1]王春.幼儿户外体育锻炼有效性及其习惯养成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0(04):187.
        [2]周嘉琳.?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对幼儿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