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君
广西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 530001
摘要:小学教学和中学教学的内容、形式以及育人目标存在差距,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思维断层,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衔接工作的大力落实,将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教学策略的改革工作融为一体,抓住教育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进而实现对症下药。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理论学习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要想做好教学衔接工作,教师必须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读写策略的应用及分析。本文以现代文读写为依据,了解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的相关对策及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现代文;读写对策
一、引言
语文主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依据,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语文教师需要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将主要精力放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在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时,语文教师需要以现代文读写为基础,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将两大教学环节相结合,更好地实现中学与小学语文之间的完美融合,让学生能够对这两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及理解,进而实现活学活用和举一反三。
二、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衔接中现代文读写教学现状
中小学语文现代文读写教学存在极为明显的脱节现象,很多中学语文教师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毕业后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难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及步伐,面临诸多的学习困难及压力。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两个阶段的语文老师忽略了教学衔接工作的大力落实,现代文读写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教师对这一教学板块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偏低,没有意识到中学与小学在现代文读写上的差距以及不同要求,最终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教学衔接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现代文读写教学对策
为了避免上文中存在的各类不足,充分彰显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价值及作用,帮助学生实现顺利过渡,语文教师需要重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及思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中学现代文读写教学更加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小学语文则以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为主,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因此,有的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感觉难以适应,无从下手,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结合教育教学环境来调整教学思路,确保对症下药。
(一)教材衔接的对策
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依据和线索,教学活动需要以教材为中心,围绕教材重新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及方向。语文教师需要细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要求,结合现代文读写教学的现实条件以及育人目标,找出两个阶段的教材异同点。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教师需要以现代文读写教学的内容以及要求为中心,了解整体的教育教学要求,形成整体认知,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的教育指导作用及优势。其中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剖析最为关键,教师在自主分析以及研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逻辑判断,既需要关注学生现代文阅读经验的积累,又需要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结合,避免小学与中学的教学断层,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适应中学阶段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学习任务,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
(二)教法衔接的对策
教法衔接主要是指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方法上的联系以及互动,实现顺利过渡。初一语文教师的教学压力偏大,在现代语文读写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环境有所变动。很多学生在升入中学之后,往往感觉压力有所提升,教师的教学进度较快。针对这一现实矛盾,教师需要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帮助学生主动适应新的环境,结合学生在现代文阅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来调整教学思路,选择阅读难度偏低的现代文,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和写作技巧。除此之外,初一语文教师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和肯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意识到现代文读写的乐趣和奥秘。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压力和心理负担,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及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初一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给予学生恰当可行的帮助,将课堂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现代文,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现代文的乐趣,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进而实现高效写作。
四、结语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的现代文读写策略尤关键,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注重教材衔接,教法衔接以及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现代文的过程之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温菊花.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现状与对策[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5, 000(022):140-140.
[2]郭良香. 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 000(03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