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卡玛·那斯木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提倡之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培育,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升数学逻辑思维品质,优化教学。“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习意识,在双向反馈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培养途径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优化意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都有所加深,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难度的加大所带来的学习的压力也更大。所以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基于“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加强核心素养培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以问题为媒介,加强课堂互动,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对于数学科目来说,核心素养就是创造高效课堂,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理解与解题技能运用的能力。在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同时也会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对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能够予以理性的判断,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学生来说,在“问题—互动”的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有利于其更好的吸收、掌握数学内容,并为其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更为复杂,是对所学数学的一个综合考察,所以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点的复习。“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旧知识的提问,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强化记忆,提高对新知识的接受度。学习不应只局限于对知识的识记,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学习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对数学态度等。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之下,可使学生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积极,不仅可提升教学效果,还有利于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
二、“问题—互动”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途径
(一)创设情境、引入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情境教学,在其中创设易于理解的问题,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数学案例的引入。情境的选择还需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选择贴近生活的实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进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也可采用媒体技术,进而丰富课堂,辅助情境的有效建立,使得学生更快的能够投入课堂。通过引入的案例,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位置,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在情境中学习,可是传统脱节的知识教学回归于生活,实现在生活中学习,学习服务于生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还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习接受度,针对情况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
作为教师,需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问题并带入课堂,从而创设更贴近生活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二)加强师生、生生互动
传统教师的“一言堂”已不符合当下的素质教育要求,良好的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组织一些小组活动,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的互动,增强沟通,拉近距离。活动选择应以开放式的数学相关的活动为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指导,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强信心,激发探究欲望。如在开设一个新课时,学生初次接触,首先需给他一定的时间去初步了解,接着老师提出问题串,步步的引导学生掌握内容。在问题串的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可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但也需注意问题串的设计和解题的思路指导,进而拓展思维,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三)注重问题的精选和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对例题的有效讲解,从而在理解经典例题的过程中消化吸收知识,明白解题的思路方法。因此问题的精选和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思维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设计时应注意问题的排序和出现次数由于问题的难度以及关联度不同,所以在课堂中出现的顺序和频次是不同的。问题与问题之间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引导问答之间,掌握问题的重难点。但在教学时,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问题的设置切忌死板僵化,需针对不同回答灵活的提出下一个问题。此外问题选择还需要与核心素养相关联,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以问题为媒介的过程中推动课程的进行,创设生活场景,以数学为骨架进行支撑,在核心素养下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四)重视课下作业的选取与布置
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也不止局限于课上,课下的作业布置、讨论及答疑指导同样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作业布置,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在自主探讨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课下作业问题的选取是尤为重要的,难度适中且贴近生活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应多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一题多解的模式进行解答,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对其创造力的培养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语
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灵魂,因此教师要以其为核心,合理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问题互动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数学逻辑思维意识,增强自信心,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以生活中的情境为例,进行教学分析,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动力。高中阶段是思维创新发展的关键期,在数学的理性思维中培养其核心素养,可有效提升学科综合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郁飞.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 文理导航旬刊, 2017(7):19-19.
[2]齐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 学周刊, 2019, 000(032):P.74-74.
[3]邱清和.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一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 东西南北:教育, 2016(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