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杰
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潭头小学 广东省惠州市 516253
摘要: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但在实践中,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却往往仅停留在计算层面,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分析,并从这一视角探索了计算教学的目标取向,进而以此为视角提出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开始,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成两方面内容,一是能力,二是思维。其中能力就是学生的数学能力如运算、思考探究、创新等,而思维则主要是数学思维,如逻辑思维、数形转换思维、抽象思维等。这些核心素养更贴近现代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数学各方面的教学工作都提出了改革的硬性要求,且小学数学也只有进行教育改革才能实现现代人才培养目标。对此,以核心素养为视角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就成为当前数学教育领域的重点课题。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取向
从核心素养视角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其目标取向也应紧紧围绕能力与思维这两方面。
首先,计算教学需要将学生的“四基”“四能”作为目标。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学生的四方面基础要求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和四方面能力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针对学生在小学数学领域的思维与能力要求。其中四种基础要求是学生数学思维构建的基础,四种能力则直接指向学生数学能力。因此,核心素养下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其中一环,也必须以这一总体要求作为目标,从而使计算教学与数学教育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其次,计算教学需要将解决算理与算法问题作为重点。数学计算有其基本的计算原理,通过计算原理又可以演化出各种计算方法。同时计算原理又是数学思维在数学运算中的具体体现,数学方法是数学能力的体现。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数学计算教学需要将算理和算法作为重点,通过这两方面的教学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育目的。
最后,计算教学应让学生真正会算。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运算的精髓,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原理,并熟练掌握数学计算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这一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从理解、运用开始进行计算原理与方法对锤炼,进而在遇到各种数学问题时都可以自如的进行计算,最终达到会算目的。因此,核心素养下学生会算也是计算教学的目标取向之一,且会算是学生真正具备数学核心素养的最终体现。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提出,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进一步推动了小学数学改革进程。然而,计算教学中要真正能够达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则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组织实施计算教学,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此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策略以供参考。
(一)做好教学目标设置,增强教学导向性
现阶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显著问题就在于课堂教学的目标导向性并不清晰,实践中按部就班进行数学运算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数学计算的本质原理,另一方面计算教学只是各种数字的计算,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数学思维与能力的提升。对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教学则应该从目标导向着手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其中需要经历从认知、了解、理解到掌握与熟练运用的全过程,所以教师需要准确领会核心素养培育的这一过程,并据此做好教学的设计,提升教学导向性。例如在两位数乘法的运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核心素养养成下所需要经历的过程将其教学拆分为如下内容:①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运用基础性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两位数乘法的基本不能计算过程和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有一个基本初步认知;②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形转换、情境教学等方式来将计算原理更为直观的呈现出来;③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法计算原理并由此掌握计算方法的实际运用,如结合前期的原理演示过程来为学生详细剖析计算方法与原理之间的演化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领会计算方法的具体含义和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掌握数学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目的。这种以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更能够提升教学针对性,提升计算教学效率。
(二)结合核心素养内容对计算教学进行科学处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内容是充分结合小学生发展规律而进行设置的,所以其教学内容彼此时间是紧密联系、环环紧扣的。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制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如个位数加减法是最基础的,然后逐渐向两位数加减法、乘除法逐渐推进,同时乘除法计算又是从最基础的个位数乘除开始。整体上呈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实际上也是以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提升为基础的。因此,计算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教学进行科学处理。仍然以两位数乘除法为例,教师首先需要对教材中这部分知识点的设计意图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理解教材中所设置内容所运用的教学思想,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去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透过数学现象去理解两位数乘法的内涵,进而实现学生两位数乘法计算上的知识“生长”。其次,教师应该遵循数学计算的规律,将两位数乘法教学向乘法的本质进行回归,从个位数乘法、个位数与两位数乘法出发循序渐进对计算原理进行揭示,让学生真正了解乘法运算的基础和本质,从而为其今后进行三位数乃至四位数乘法运算奠定基础。
(三)注重课堂氛围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契合
小学生是十分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氛围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更多的需要其自身进行主动思考、探究和练习。在这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需要重视起课堂氛围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作用,在计算教学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等提升课堂活跃性,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逐渐爱上计算、学会计算以及熟练掌握数学计算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素质教学要求小学数学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放在中心,所以计算教学就需要围绕这一中心去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在掌握数学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过程中得到数学思维与能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芬.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0(12):78-79.
[2]钱雯.新课改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78.
[3]裴百灵.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