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探讨 黎磊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黎磊 阮建生 乔小杰
[导读] 文章就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 阐述,分析其现状,就运行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提高当前电力工程中自动化运行的效率
        摘要:现阶段面对人们用电总量的与日俱增,人们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输配电和配电工作是确保电能的稳定供应的重要环节,而保障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稳定性和效率的关键则是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是否良好。因此,现阶段电力企业越来越重视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文章就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其现状,就运行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提高当前电力工程中自动化运行的效率。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自动化运行技术
        引言
        电力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都离不开电力资源,因此,电力系统必须要保持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极为普遍,是当前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
        1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的融入,从而来尽最大可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智能化供电的需求是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主要应用形式。输配电自动化中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运算功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数据化功能,解决了人工无法轻易实现的数据分析处理,智能化程度相当高。同时,输配电自动化不需要复杂的人工操作,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不但能大大拓宽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管理范围,更使得输配电的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网络系统自身带有的严密的运算程序,提升了整套系统的精确度之余,更能在计算范围内自动处理一些突发问题,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与安全的服务,促进企业自身和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2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现状
        当前,国家正逐渐加大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力度,输配电与用电工程有了质的飞跃。但我国电力应用时间较短,在技术和实际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2.1科学管理水平低
管理人员思想理念滞后,缺少管理电力输配与用电工程质量的人才,导致超前的科学技术不能在初期应用于电力工程。在供电企业管理理念滞后的背景下,人员管理的稳定性大幅度减小,供电企业不能立刻开展电力系统改革,对电力输配的有效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2.2技术落后
        近年来,用电需求的增加使得人们对供配电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输送的复杂性与难度逐步提高,因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虽然引进了一些自动化技术,但是有些技术较为落后,无法达到电力行业智能化发展的要求,比如输配电核心技术在输配电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较差,在输配电中存在电力的不稳定供应等现象。另外,有些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技术的落后还会导致一些难以解决的故障出现等。
        2.3电力输配中严重的电能损耗
        当前,在我国运用较多的仍是落后的供电技术和电网设备,加之对电网的管理存有缺陷,导致电力输配途中存在较多的电能损耗,浪费电力资源。
        3自动化输配电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优势
        电力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力输配电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就发现和排除故障来说,自动化系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警报并且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传达事故原因,这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排除事故提供了大大的辅助,更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电力系统中的隐患,有利于提高电力传输工作的稳定性和效率。其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令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的远程控制得以实现,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对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的全面监测,并且可对电力参数进行详细的检查。

对输配电的远程控制能够更好地调配工作的安排,特别是计算机能全面掌控出现的故障点的数据,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及时调整和采取最为合理的措施,确保输电的质量。
        4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我国电力行业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基本了解与研究,针对我国输配电自动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电力企业应当遵循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以降低电能损耗为主要目标,制定明确的改进策略。具体来说,就上述分析中提到的问题所在,电力企业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4.1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
        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受到管理理念的影响,因此为改变这种现象,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管理理念的转变,提高电力人员的管理能力。我国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求电力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保持一致,突破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束缚,转变管理思想,实现观念创新。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要以电力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在技术的应用中,加强技术管理,保证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科学管理,逐步完善电力系统的功能,加快推进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智能化发展。
        4.2加大技术开发力度
        当前,我国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仍需得到进一步优化,国家与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积极研究并开发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提升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水平,满足多样化用电要求。国家要给予电力企业合理的政策与制度支撑,为电力企业技术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对资源的整体运用,为电力企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保障。
        4.3建立健全的输配电工作的管理体系
        提高输配电与用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水平,不仅要注重技术层面的改进,更要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掌握理论知识和拥有输配电操控经验的高级人才,对于输配电环节中管理和操作工作的展开有积极的影响。在构建管理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制定电力行业的规范与准则和减少输配电管理方法中的漏洞,同时具备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更能兼顾到输配电系统与区域需求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为电力系统的运作不断注入活力。
        4.4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降低电能的损耗
        分析我国电力领域输配电工作当下存在的问题,发现引起电能损耗的原因中接近一半都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输配电自动化涉及的技术层面较为广泛且技术含量高,因此,能够熟练运用各项技术,实现操控高效的技术人才是优秀电力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应当结合输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所需,有科学的评估标准。不但如此,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也要加强对人才建设的投入,强化操作人员对技术新层面的学习和认知,结合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组建与企业发展理念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产业链,为电力工程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体系构建良性循环的机制。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力工程输配电和用电的要求日益增高。当前,我国的输配电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建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已刻不容缓。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可有效提升输配电效率,增强输配电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并简化电力输配工作流程,保证输配电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沙军泉.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8):204-205.
        [2] 蔡连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2-93.
        [3]范彧珩,徐新宇.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205-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