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 刘志刚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刘志刚 曹海滨 高宁 孔建国
[导读] 本文先从水文地质勘察及其重要性展开了认真、详细地说明,进而对其勘察方法及其勘察策略展开了系统性地剖析
        摘要:目前,水利水电的发展前景良好,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其勘察质量直接对整体工程安全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此,本文先从水文地质勘察及其重要性展开了认真、详细地说明,进而对其勘察方法及其勘察策略展开了系统性地剖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策略
        引言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尤其是水文地质勘察,其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年限。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勘察设计,引进更多先进的勘察技术,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整体水平,获取更多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试析水文地质勘察及其重要性
        地下水作为岩土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成分,直接对地基岩土体工程特性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还会对水利工程地基基础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来讲,通常需要开展相关测绘、勘探以及试验等来对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研,从而更好地对地下水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对地下水的利用、排除等方法进行制定。在具体的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岩土类型、地质性质、结构等方面开展详细地研究,而且对于水文地质参数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如果在具体的勘察过程中,没能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策略,勘察方法使用不恰当,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入以及在某些复杂区域设计对水文地质问题不重视等,均会因地下水问题而致使不同的岩土工程危害的产生。可见,进一步强化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不仅需要对工程相关水文地质问题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对其对岩土体及建筑物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价,而且还需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有预见性的建议和防治处理措施,从而获取更多的水文地质资料以供设计、施工时使用,进而有效避免和降低由于地下水问题而引发的工程危害性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要点
        为保障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方面,这就需按照相应的勘察要点逐步的落实,促进勘察工作的质量提升。
        2.1把握地质环境要点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实施,要点就是要对工程地质环境的真实状况能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实际工作的良好开展。在勘察工作中的地质环境的要点把握上,就要能针对性的就工程地质构造,以及在地层的岩性等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这些都能为后续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信息参数,从而促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2注重自然地理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工作,要能从多角度考虑,相关勘察人员在自然地理条件这一要点上要加强重视。自然地理条件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样,如气象水文以及地形地貌等相关的内容,都需要在水文地质勘察当中能对此加强重视,做好相关的信息收集以及分析工作,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施工提供有益参考依据。
        2.3了解地下水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落实,需要注重地下水位的相关信息状况,在进行勘察的时候能够对最近两到五年的最高地下水位的相关变化信息进行收集,水位的变化对岩土工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这就能为实际工程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3.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系统,其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对信息实施自动处理,进而生成等值线图、平面图与柱状图等,此外与剖面图等工程地质图信息相结合来全方位分析与处理图形空间数据与图像,基于空间分析优化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属性数据,有利于数据库管理水准的提升。就目前来看,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2工程物探技术的应用
        对于工程物探技术来说主要是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和地球物理层分析成像技术等,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和过去的摄像管探头相比较具有稳定的性能、集成度高、电路设计合理、几何失真小、彩色图像重现性好、使用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也随之发展迅速,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又可以形成录像机、监视器、控制器三位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可以配接不同的钻孔电视探头,对图像进行采集、压缩、存储处理。地球物理分析成像技术又被称为CT技术,主要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钻孔和平洞,对信号进行发出和接收,对透射波进行采集和处理,主要研究和分析的数据就是孔洞之间岩体的波速值,并且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判断。
        3.3GPS和遥感技术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落实当中,将GPS勘察技术加以科学运用,也能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地址定位和测量工作的精确度控制,在GPS技术的科学运用下就能得以保障。该技术高程控制的作用优势比较鲜明,对于跨河跨沟等传统的勘察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在GPS技术的运用下就能高效的完成定位,从而提升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将遥感技术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起来,也能发挥良好作用,信息丰富和视域广的优势在勘察中能得以充分发挥,这对保障勘察的质量就有着积极意义。
        4试论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
        4.1科学测定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主要包括了地下水和岩土发生互相作用情况下岩土的透水性、毛细管性、给水性、持水性以及溶水性等各类岩石出来的特性,而该类特性均和岩土的气态、液态以及固态息息相关。在岩土体中,地下水的赋存方式较为多样。如果是根据含水层空隙性质可以将其划分成岩溶水、裂隙水与孔隙水;根据买条条件则可以将其划分成承压水、潜水、上层滞水。岩体物理性质主要指的是地下水和岩土互相作用时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因为岩土中地下水赋存方式不同,因此实际影响到岩土物理性质的程度也多有差别,而实际影响程度的高低和具体岩土类型存在一定关联。在粘性土中,结合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赋存形式,但是在砂土中含量却少之又少。在结合水特别是弱结合水中,粘性土的收缩性、膨胀性以及可塑性等物理力学特征会得到有效的体现,不过受到强力的制约,实际活动范围较小,所以并不会过多的影响到岩土的动态物理性质。
        4.2做好水文地质试验及地下水检测工作
        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试验是其中的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抽水、注水、压水和水位恢复等试验。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差异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试验仪器,确保试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并抽取不同深度的地下水进行试验,确定地下水的成分,为工程建设提供全面详细的数据和可靠依据。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竖纹地质勘察工作的实施当中,由于涉及到的工作面比较广泛,所以要充分注重在各环节的操作上都能按照实际的工作需求和要求进行执行,从整体上保障工作的质量。上文中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应理论探究,能对具体的工作开展提出相应的参考,有助于实际工作的良好实施。
        参考文献
        [1]马朝阳.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9(05):184-185.
        [2]冯治国.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8(27):192-193.
        [3]金圣博.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