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张亚军 王晓洁 刘金丛 黄强
[导读] 本文围绕着短肢剪力墙结构分析其在民用建筑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民用建筑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建设质量和内部结构的稳固性,直接影响居住者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随着国内各个地区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一些新型的建筑工艺逐渐涌现在建筑行业领域,短肢剪力墙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如何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此项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施工环节之中,是众多建筑专业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着短肢剪力墙结构分析其在民用建筑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发展非常迅猛,其中人们对小中高层建筑的需求都非常大。为了适应房地产市场环境及居民要求,一种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兴起了。这种结构设计就是短肢剪力墙。它同时又普通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点,在结构布置中,没有梁和柱;居住空间大;空间布置灵活美观;抗震性强等等。此外,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布局合理、价格适中、户型舒适等,在民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1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述
        墙体截面的厚度在30cm以上,墙体横截面的高度与其厚度的比值在4~8之间的墙体结构,被称之为短肢剪力墙。此项施工技术可以广泛运用在民用建筑建设环节之中,但是由于此项结构的某些特性,民用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承包单位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将全部的架构都使用此项墙体结构。在此项墙体结构内部构造之中,梁的结构可以作为建筑内部结构相互连接的工具,建筑企业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可以将此结构砌入在建筑间隔墙的里面,可以依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建筑使用者的需求,更改此项墙体结构的规格和各项参数数据信息,从而节省建筑空间,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在民用建筑项目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构建多个此项墙体结构时,建筑企业应依据施工现场条件,在指定的位置设置筒体,将剪力墙相互连接在一起,使得剪力墙与筒体共同承担水平压力,从而将水平压力分散在各个建筑结构之中。
        2短肢剪力墙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因为短肢剪力墙结构抗侧力的刚度强度比一般剪力墙结构的相对较小,所以设计时应该布置适量的长墙,或者利用楼梯间、电梯构成刚度较大的内筒,防止设防烈度下的结构变形,也构成了两道抗震设防。其次,短肢剪力墙在设计时要严格控制短肢墙的轴压比。有研究表明,在小偏压的状态下剪力墙的延展性比较差,如果混凝土的约束力不强,可能会导致纵向裂缝的出现,甚至在压碎时,使构件失去承载和变形能力。因此,规范对剪力墙的变性能力规定了轴压比的限值,也要求应按混凝土压应变大小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设计方案,来确保改善短肢墙的延展性。
        3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的应用
        3.1合理设计墙体结构布局
       技术人员应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剪力墙的布局方案,明确剪力墙的各项设计原则,如剪力墙的高度与其抗震能力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墙体建设的高度越低,其抗震能力越强,技术人员依据民用建筑的建设质量要求和楼层数量,合理制定此项墙体结构的高度,为后续的现场施工做好准备工作。技术人员在进行剪力墙布局设计时,应严格控制每项墙体之间的距离,将与开口对应的墙体结构,放置在外部的纵向轴线上面,提升建筑的横向抗压和抗震能力。技术人员在进行梁的布局设计时,应进行强剪弱弯的实验,当梁的承重超过其承载能力时,确保梁的弯曲表现出现在剪切破坏之前。抗震性能设计是进行剪力墙布局的关键,技术人员在进行剪力墙布局设计时,应严格控制墙体底层与墙体中上部位侧移刚度之间的比值,当发生地震时,其作用力在于建筑的底部区域,控制刚度比值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3.2剪力墙钢筋绑扎结构设计方案
        在剪力墙布局方案设计结束之后,技术人员实地测量施工现场各项数据信息,依据考察结果和建筑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在图纸上标注的各项参数数据信息,设计钢筋绑扎的施工流程。技术人员在构建剪力墙设计方案时,选用质量上乘的钢筋原材料,标注钢筋安放的区域,标注钢筋的水平垂直的参数,设计墙体下层钢筋和墙体上层钢筋的距离和位置的调整方案,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如当出现墙体下层的钢筋偏移原本指定位置时,技术人员可以将钢筋弯曲,使其能够与墙体上层的钢筋相连接,钢筋的弯曲弧度应控制在15°以内。技术人员在设计剪力墙的模板搭建方案时,为了确保不同钢筋网之间的间距,应标注两者中间钢筋绑扎的数量和间距,为了保证模板的质量,应标注钢筋网中钢筋垫块铺设的数量和质量,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确保剪力墙的施工质量。
        3.3剪力墙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
        在设计建设剪力墙结构的过程之中,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剪力墙的建设质量,民用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承包单位在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应选用科学的混凝土浇筑工艺,科学制定混凝土养护的方案。技术人员在设计剪力墙时,应标注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让技术人员依据自身提供的配比方案,向搅拌机器设备之中,投入相同比例的原材料,当各项原材料充分搅拌均匀之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的浇筑工作。技术人员在进行剪力墙浇筑工作时,应清理模板内部的杂物,将在模板的底部浇筑厚度为5cm的混凝土结构,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完成剪力墙整体的浇筑工作,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向墙体表面喷水,在墙体表面铺设一层保温设施,预防凝固之后的墙体表面出现裂缝、离析等问题,从而确保剪力墙的建设质量。在进行剪力墙梁的建设过程之中,技术人员在梁的下方建设蓄水设施,使得梁上方和下方的温度和湿度相一致,在混凝土凝固之后,技术人员采用精密的机器设备,处理梁中突出的钢筋,从而确保梁的建设质量。
        3.4剪力墙设计注意事项
        技术人员在建设剪力墙时,应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民用建筑使用者需求,严格控制轴压比,使得建筑内部的各项剪力墙结构,能够共同承担水平压力,预防侧压或偏压的压力较大时,剪力墙的边缘出现碎裂的问题。梁是连接各项墙体结构的主要工具,技术人员应合理增加梁体内部的配筋数量,合理设置梁的布局,尽量避免出现窗下梁的现象,从而提高房屋梁体的性能,确保建设完成之后民用建筑的质量。在剪力墙建设的过程之中,民用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承包企业,应做好质量检测工作,采用先进的建筑质量检测机器设备,检测剪力墙的承重能力、抗震能力、稳固性等,当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时,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环节,从而确保建设完成之后民用建筑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使用短肢剪力墙技术,建设各项民用建筑项目工程,能够节省更多的建筑空间,为建筑的实际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因此,民用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承包单位,在选用此项技术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应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剪力墙所处的位置和具体的施工方案,采用质量上乘的钢筋,搭建混凝土模板,采用科学的浇筑技术和养护方式,预防凝固之后的混凝土结构存在质量问题,从而确保民用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魏雪峰.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000(023):225-225.
        [2]李天泽.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88.
        [3]褚衍举.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14):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