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雨水泵站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刘旭东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刘旭东 赵文海 程书红 沈晓阳
[导读] 论文主要对雨水泵站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并探讨了当前我国市政工程中雨水泵站施工技术相关要点,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摘要:论文主要对雨水泵站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并探讨了当前我国市政工程中雨水泵站施工技术相关要点,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雨水泵站;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国内有的城市在雨季产生了多种问题,道路地面的下水道承受雨水排放压力很重,而市政排水系统总体效率很低。因此大雨后的城市道路出现非常严重的积水现象。科学有效的雨水泵站设计应能解决城市的内涝情况。大中型城市在布局方面,往往管渠位置低于洪水水位,影响到雨水泵站的工作。所以雨水泵站规划关系到排水系统的应用效果,雨水泵站的投资较大,设计方面的不科学会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1雨水泵站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雨水泵站工程建设施工较已往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分析现阶段的雨水泵站设计施工,仍然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性问题,最终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水平,因此,必须重视雨水泵站的设计和施工。
        1.1雨水泵站工艺设计问题
        雨水泵站的前池面积相对较小,带来水流空间不足的问题,在雨水进入前池中其扩散的速度不断增加,加上力学条件不足的问题,会带来泥沙拥堵及淤泥问题,同时,站外管网设计如果处理不当,在雨水丰富的季节会遇到暴雨爆发的情况,如果不能快速收集雨水,最终会影响到前池和泵站抽水的效果。气象和水文等资料收集不全面的情况下对雨水量进行判断,会带来计算错误等问题,最终影响到设备及机型的使用,影响到雨水泵站实际的排水效果,或选用高配置的设备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雨水泵站所涉及的项目专业和相关技术较多,如围墙、大门、电缆线、井盖等设备都需要符合相关要求,如果不考虑现场条件配置情况,会影响到整个泵站设计施工的质量。且泵站防腐设计中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但当前很多泵站防腐设计等级相对较低,只有一些主要设备的防腐说明,一些零部件的说明相对较少,导致有关施工中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为后期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1.2泵站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
        雨水泵站施工中所涉及的项目和工艺技术较多,如设备的安装,施工基地的处理,管道局部的沉降、防水效果的处理、渗水问题的处理、雨水系统的构建、排水不畅等,都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1.3泵站常用设备的问题
        受施工设计的影响,很多泵站设计中没有标明主要材料及设备类型、品牌,实际施工中大都从经济成本角度出发,选择价格低的设备,同时在设备的选择上缺乏整体的规划,缺乏战略性,最终导致泵站建设的相关设备型号、品牌不一,后期的维护工作开展难度大。此外,水泵选型如果出现失误,也会影响到其使用性能。
        2市政工程中雨水泵站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我国雨水泵站的建设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了解城市降雨量,雨水先进入到雨水干管,然后进入到格栅间,通过进水管注入雨水调节池,最终流入雨水泵站,在压力测试后水泵出水。一些城市还可以利用泵站雨水补充河道的径流,促进河道循环,这样泵站在防洪排涝和补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1雨水泵站规划
        2.1.1水位设置与进水条件
        雨水泵站的入水标高确定,不仅要全面兼顾内涝排除的质量,还可以发挥出泵站的调控功能,实现雨水泵站设计建设效益最佳化。雨水泵站的最低水位一般在水管下部,为防止泵站过深,作业难度系数加大,可比水管底部稍高一点,适合流量偏大的泵站设计有较好的效果,泵站的进水管水位可以与最低水位平齐。泵站的最大设计水位要选择低于进水管渠上部0.2~0.3m为最佳。水位升高至进水部位,泵站全面运行,汇水排水结构同步运行,使整个市政项目排水结构处于最好状态。


水泵前池入水应当正向进水,有限制因素的可采取侧向入水、分流设备,保证稳定的进水环境,提升水泵的运行效率。
        2.1.2水泵吊装设备
        雨水泵站规划中要考虑起重机的选取,这就要按照泵站的设施重量及体积大小来确定。在实际生产过程,大中型水泵无法采取电动双轨桥型吊车,水泵的整体重量大,起重机选用能吊整体设备的吊车。
        2.2泵站设计准备材料
        雨水泵站是我国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市政工程,在设计和施工前,必须对泵站建设的场地进行全面的勘察,了解所在地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并准确分析出城市的降雨强度,在泵站的位置选择上,要考虑到雨水泵站周围河流的水文条件,确定好排水总管的距离,并对进水总管的标高进行科学的设计,以免出现雨水倒灌现象。此外,泵站设计前必须确定好整体的排水量,要将雨水泵站的设计期进行提前,并严格按照城市排水的具体标准,了解城市汇水面积、降雨范围、不同季节雨量的变化等。
        2.3工艺流程
        当前,国内各大城市之中正在运作的雨水泵站,通常都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当雨水进到水泵管道之内,通过进水管道进到调控池或者闸门井内,接着进到格栅之中,把雨水之中掺杂的物质阻拦下来,进到泵房吸水池内,通过泵抽水提升后,再进到压力出水池内,排进河道以前,为了控制雨水对河床带来的冲刷作用,要先通过拍门,然后将之排入到河道内。出水管道上安装旁通道与泵室中的放空井结合起来,能够在试车循环用水过程中使用。雨水进到调节池的过程要保持进水角度与闸门相垂直,集水池空置后,清掏是需闭合闸门,雨量非常丰富时尽量采用进水闸门井;部分城市降水布局、气候性明显,旱季与雨季简化设备处理流程,可不安装闸门井,维修泵站进行泵房清污工作。
        2.4重视泵房的施工
        要结合泵房的具体规格,一般规格相对较小的泵房,可以采用潜水排污泵,或湿式泵房,而规格相对较大的泵房,则可以选择轴流泵或混流泵,多采用干泵房。规模较小的泵房可以采用圆形结构,从而更好地确保沉井法施工的进行,而规模较大的泵房则采用方形结构。雨水泵房多用自灌形式,方便后期维修工作的开展。具体施工中,还要重视泵房尺寸要符合要求,对水泵与墙壁的距离等加以确定,便于后期的操作,还要考虑其他设备的安装等。
        2.5雨水泵站设计的信息采集
        市政雨水排放系统设计中,要求把泵站施工周边环境的地勘信息准备齐全。雨水泵站的检测范围很大,通过附属建筑结构的面积来采集勘探信息,直观上看超过雨水泵站所占范围的4倍。按照地下项目的泵站埋设深度要求勘测机构应达的钻探深度,历年雨水状况、暴雨情况、水渠信息等应全面且真实。雨水泵站的地址选择应当按照水渠、水文环境及周围河流状况进行考虑。泵站与排水管不得距离太远,避免雨水泵站于暴雨季节被淹,泵站入水总管标高应保证雨水不会出现回灌。泵站设计环节要科学设置排水量,强降雨导致市内洪涝灾害十分严重,设计时需提升排水系统的作用,减少洪涝对生态的污染,确保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稳定。城市市政建设应当对暴雨重现时间进行重新确定,不同区域的暴雨重现时间存在差异,由此排水设计标准也应当随之出现变化,以配合市政内涝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强,雨水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在施工中要结合实际,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提升整体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建.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在某雨水泵站污染物削减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9(2):102-103.
        [2]王社平,尹博涵,王继斌,等.城市雨水调蓄泵站InfoWorks模拟研究及方案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9(20):47-48.
        [3]王斌,陈祥瑞,李铭洋,等.利用现有地下空间进行调蓄改造雨水泵站的设计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9(18):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