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郑雄耀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郑雄耀 张大明 徐亚文 王爽
[导读] 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具有巨大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在过程中加强管控,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要求组织各项混凝土施工项目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关键环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面临着更多的技术挑战。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具有巨大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在过程中加强管控,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要求组织各项混凝土施工项目。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混凝土被普遍应用于工程建设。混凝土作为建筑中的基础材料,其施工技术及质量会较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随着科技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发展,人们也不断提高了对建筑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搅拌技术
        (1)混凝土搅拌前,应预先加水空转数分钟,使搅拌筒壁充分湿润,排干净积水后再开始正式搅拌;(2)从技术上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3)按规范要求,严格掌握搅拌时间,不能使用超过搅拌机规定的回转速度来缩短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应确保搅拌时间满足施工作业等需求;(4)搅拌机内混凝土完全放料后,下一盘才能投入,不能边出料边进料。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在分层浇筑时,应尽量保证浇筑的连贯性,边浇筑边振捣;浇筑的高度,控制在混凝土斗出口至浇筑接触面1~2m范围之内,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应借助串筒或溜槽,从而避免出现浇筑过程中出现砂石离析的情况。
        1.3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插入式振捣工艺,即:运用不同规格的振捣棒垂直的插入拟振捣混凝土内进行振捣;并根据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强制规定振捣棒的振捣间距,施工间距控制在振捣作用半径1~1.5倍范围内进行布置;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则需将振捣棒完全沉入当层混凝土内,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或者表面形成浮浆为佳,若是进行分层浇筑的,也能够保证振捣棒进入下层混凝土至少5cm左右,从而确保上下层的混凝土能够充分的融合。
        1.4施工缝留置技术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施工缝预留,因该建筑为现代制造实训基地,其建筑空间面积较大,主体结构承重要求相对较高,将预留施工缝位置选择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区域。具体施工过程,对施工缝留置区域先行涂抹一层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并在具体施工前,对该砂浆的实际效果进行试验评估,确保该项施工缝留置技术可行。
        1.5柱梁板施工技术
        柱梁板相对其它大面积浇筑混凝土而言,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存在施工作业空间较小,并且相应的振捣要求较高等特点,故在浇筑柱体前,对柱体内模板适当洒水,确保浇筑过程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模板,振捣过程循序渐进,紧跟实际浇筑部位分层振捣;柱体浇筑完毕之后,间隔1~2小时,以保证柱体混凝土初步沉实后,再浇筑其上层连接的梁板。
        1.6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能补充混凝土的水分或者降低其失水速率,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在非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养护可采用土工布加塑料布的方式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1)在混凝土初凝前后开始覆盖养护,将一层土工布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且不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保证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再将塑料布严实地覆盖在土工布外侧。


进行洒水养护时,需掀开塑料布,且不能冲坏混凝土表面,并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以避免混凝土局部出现开裂等情况(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2)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要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因暴晒、气温骤降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性状发生改变,保证混凝土内部与表层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大气的温差不宜超过20°C。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钢筋暴露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对钢筋处理不到位也会引发钢筋暴露问题,这也是建筑施工中一个常见的问题。钢筋暴露将会导致裸露的钢筋与空气发生反应进而出现锈蚀问题,在锈蚀过程中会不断破坏周围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而且随着锈蚀的不断深入,终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危害。当前发展出来了一些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将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大幅度提升,依靠混凝土对钢筋进行保护,两种起到互补提升的作用。
        2.2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影响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裂缝问题,裂缝将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建筑难以承受相应的负荷,其使用周期与抗震性能等都会受裂缝干扰而下降。为此,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于裂缝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加强过程管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结构裂缝,避免裂缝累积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危害。
        3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措施
        3.1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实际选择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材料和配合比时,应结合我国相关混凝土质量配合比要求,科学制订出合理配合比。有效防范后续施工中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缩反应。针对外加剂的选择,应对外加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预拌混凝土运输的实际要求在混凝土材料当中,适当地添加粉煤灰,并且在减少水泥量的基础上,增强润滑性与粘性。参考混凝土用水的实际标准,科学合理对用水量、pH值等诸多内容进项合理检测,切实保障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抗裂性、缓凝性等功能内容。
        3.2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控
        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管理前,结合建筑工程需求,科学地安排施工人员,并严谨地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此外,严格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科学控制混凝土振捣的时间速度,若混凝土出现无泛浆、冒泡的情况,则可停止振捣。在实施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从柱顶开展浇筑,当浇筑完成一半之后,在实际开展浇筑的过程中,可从混凝土柱梁的一端开展。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技术各项环节,并且对施工技术、施工手段、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把控。若出现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分层问题,必须停止混凝土施工,杜绝质量较差的混凝土流入到施工现场中,严格把控模板、钢筋、支架等各项内容的质量监督与施工监督,切实规避混凝土施工移位问题。
        3.3科学合理地开展混凝土质量养护
        因为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养护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裂缝、强度不达标等问题,直接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积极开展混凝土质量养护的意义重大,应有效对温差因素进行分析,杜绝因为温差导致的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差异。可通过保温膜、湿敷的手段,结合不同季节开展区别化的养护方案。针对冬季而言,可利用保温膜使混凝土施工环节恒温;针对夏季而言可通过湿敷、洒水的形式对混凝土施工内容进行降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建筑使用质量、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紧密联系。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需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缺陷,切实有效强化混凝土施工质量。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与施工技术质量,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控,高效开展养护工作,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当代旅游:下旬刊,2019(10).
        [2]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9(13).
        [3]赵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策略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