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刘蕊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刘蕊 武彦芳 荆晶 刘杨
[导读] 房地产产业在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的土木建筑工程也开始慢慢收到了人们的重视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开始热衷于买房立家。因此,房地产产业在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的土木建筑工程也开始慢慢收到了人们的重视。在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主的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房屋的建造情况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材料,其结构的设计在整个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在生产、施工以及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性的结构特点,也就是说,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材料配比不合理、温度差异以及混凝土自缩性等问题,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工程单位缺少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会降低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行业发展中,土木工程建筑部门应该提高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认识,按照明确性的施工依据,通过施工方案的调整以及施工技术的完善等,提高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从而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期间,所使用的混凝土数量众多,其配制成本较低,且不受场地局限,而混凝土结构的大范围应用也与此有关。具体而言,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主要有: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等几个方面。混凝土原料价格低,配制不受场地限制,运输费用相对较少,能够大大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混凝土结构具备良好的抗载荷能力,其强度能够充分满足土木工程建设使用需求,且可以保证建筑在较长时间内不因外力出现内部结构破坏问题。混凝土结构相较于钢结构、木结构的结构类型,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保证人身及财产安全。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细化混凝土浇筑程序
        在土木工程的项目建筑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人员应该认识到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细化以下浇筑工序:第一,在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具体的工程标准,确定混凝土教育结构,并保证浇筑工序的规范性,避免浇筑遗漏问题的出现,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土木工程建筑的工程质量提升提供支持。第二,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反复抹压的方法,并在施工完成之后利用保鲜膜进行保护,以增强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为工程产业的运行及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第三,结合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混凝土浇筑程序确定中,应该定期进行洒水,有效避免混凝土水分蒸发而造成的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稳定性。第四,对于专业的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专业施工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训等,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充分满足建筑行业的运行及创新发展需求。
        2.2混凝土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配比技术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基础。在配比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选择水热化较低的水泥、硬度较大的石料,严格按照规定,淘汰不合格的材料,切忌为降低成本而选择劣质材料。在配比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标准配置规范进行混凝土配比,遵循适量原则,合理选择砂石、水泥的用量。施工人员需要在搅拌前对材料的配比进行反复地检查,以避免因材料配比不合理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缺陷。施工人员可以在材料选择后进行试配比。如在选择质量合格的水泥后,根据水泥强度以及谁惹华反映,进行3种级配,将砂石等材料作为辅料,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和混凝土结构影响因素的变化,配置不同功能的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效率,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



        2.3科学编制浇筑方案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有必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全准备混凝土浇筑方案,并进行技术介绍工作,使施工人员确保所有工作环节的组织和科学性。此外在浇注过程中,提前设定好实施计划可以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效和有序发展,然后控制混凝土工作质量,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面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要及时优化和完善工程施工管理计划,要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防止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各类问题。有效降低其风险和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的质量。在制定规划时,有必要准备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以了解工程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原材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和脱模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加强对这些元素的控制,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施工方案,避免一系列隐患和缺陷。在施工初期,制定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极为重要。这样,可以及时消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隐患。
        2.4抗裂性能的提升
        首先要从混凝土材料配比入手,这决定结构抗裂性能的关键性指标,切忌在土木施工中进行随意设计,应当进行严格的试验来确定最优配比。而且在材料调配环节,要保证施工人员严格依据经试验所得配比进行相关操作。在这之前,还要针对材料配比做好施工人员培训,使其掌握熟练的配比工艺,对材料质量及配比进行严格要求,并且还应由具有熟练专业配比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现场管理,这样才能使混凝土强度、抗裂性能、承载力等得到基本的保障。实际材料调配及搅拌过程中,应严格履行操作规程,使其达到更高的融合效果,同时,配筋材料的合理添加,对于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也很有帮助。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添加剂的使用,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其收缩特性及水化反应,部分抑制混凝土收缩的添加剂以及减水剂等使用,也能使其抗裂性能得以优化,进而保障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2.5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的控制
        对水泥中的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到成分的不同会影响水泥的发热程度,所以在土木工程的建造过程中,要挑选质量比较好的水泥,并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同时,可以添加一部分的水泥灰或者粉煤灰,来增加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程度。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会由于一些内在因素或者一些外在因素产生温度裂缝。内部因素主要包含内外温差,外部因素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混凝土在各方面质点的约束完成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承受范围内的抗拉强度……另外,在比较寒冷的秋冬季节或者大风天气,要对长时间暴露在外的混凝土结构进行遮挡。
        2.6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约束力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约束力的控制,防治出现地基下沉等不好的现象,并且要做好温度的控制,将温度合理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防治出现内外温差过大的种种现象。
        结语
        为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需要通过科学的实践、分析提高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并结合各类工程项目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内容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混凝土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围绕土木工程建筑要求,采取实效性的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优势,努力改善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及现场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190-191+193.
        [2]施阳.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舍,2020(03):71-72.
        [3]陈伟池,涂婉玲,何薏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49+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