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现状研析给排水新技术 郝豆豆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郝豆豆 段志豹 李路岗 尚海龙
[导读] 相关部门要结合工程实际,积极探究给排水新技术,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提升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

        摘要: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组成,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排水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相关部门要结合工程实际,积极探究给排水新技术,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提升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新技术


        引言
        人类生存、生活不可能离开水。因此,任何建筑都必须配置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运作直接影响用户的生活质量。
        1建筑给排水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是协调处理建筑物内的给水和排水,给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组合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分为内排水系统和外排水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中运用的技术很复杂,不仅要确保给水系统水质、水温、水压,而且还要处理好排水系统的排水,通气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
        2.1建筑给水方面
        首先,对于增压设施方面,由于我国有的城市并没有较好的供水能力,相较于公共建筑与住宅的快速发展,水厂的发展速度比较滞后;且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供水管道已无法满足高层建筑高层部分的水压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通常通过对增压设施加以安装,其中安装的增压设施有:水泵、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及气压给水设备等。但从长远来看,人们需要对增压设施的部分技术加以不断升级与应用,从而大大提高增压效果。其次,在储水调节装置方面,当前我国在给排水的施工中主要选择新型水箱的储水调节装置加以安装,相较于以往的普通钢板水箱,这类新型水箱具有不易锈蚀及可较容易解决被二次污染而不易清洗的问题。现如今我国给排水施工已普遍应用了储水调节装置新型水箱,在今后相关人员需要创新储水调节装置水箱技术、水箱的成型方式及形状,这样能够使得现场施工时间成本得以节约,降低施工难度。再在分区给水方面,我国大多数高层或多层建筑施工中主要选择调节比较方便的比例式减压阀,这种新型的施工方式,取代了以往施工难度较大、工程造价成本较高及占用面积较大的老式水箱。目前人们在施工中普遍使用结构较简单、工作平稳、减压比例稳定、可调节及操作简单的分区给水比例式减压阀。最后,在节水技术方面,由于我国面临着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严重的问题,使得在建筑施工中应高度重视节水技术的应用,但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节水技术尚不成熟,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节水技术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今后人们应将节水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建筑给排水施工中。
        2.2建筑排水
        采用地漏的方式进行排水是最低级排水,因为地漏很容易造成排水通道堵塞和地漏水封破坏等。随着排水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目前地漏排水的主要方式有深水封地漏、多通道地漏、密闭地漏、侧墙式地漏、防冻地漏等,虽然这些方式解决了我国传统地漏排水的一些弊端和问题,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需要,还需要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排水系统,我国传统采用的是普通单立管,但是普通单立管不仅通水能力差,而且安装非常的困难,因此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排污泵的堵塞问题是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非常严重并且非常常见的问题,解决排污泵的堵塞问题一直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3建筑给排水新技术
        3.1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分流技术
        目前,建筑室内的洗澡冲水、厨房冲水与马桶冲水走的都是同一个排水管道,极易造成排水管道堵塞,同时也容易造成了水质污染。因此,应当积极应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技术,为马桶、洗澡、厨房分别设置不同的排水管道,将马桶冲水引进化粪池进行厌氧—好氧处理;将厨房冲水去除油污、食物残渣后再排入下水管网;将洗澡用水直接排入下水管网[4]。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排水管道堵塞问题。



        3.2中水开发技术
        由于现在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些建筑行业在实施建筑工程时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而这些浪费的水资可以生成为中水,再次使用。给排水施工水资源系统可以通过生活中一些污水或是工业废水加以处理,再次利用形成中水,再次利用的中水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将这这些用过的废水处理后形成二次水资源,用于小区洒水或路面洒水这些工作,这些都是为中水处理技术。中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管理方式,可以利用水的再次使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使污水变成可用水资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3.3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作为自然界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够解决自然界植物的灌溉问题,还能够起到气候调解的作用。但是我国对于雨水的再利用效率非常低,并没有将雨水作为补充水资源的方式。雨水利用课余将雨水进行净化,然后在利用水资源的再生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雨水净化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处理,比如生活区域的雨水COD浓度相对比较大,因此在选择雨水处理工艺上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筑行业中进行屋面雨水回收,不仅收集方式较为方便,并且水质也相对较好,所以加强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可以有效的应用雨水利用方法,从而使建筑工程内部得到大量的自然水资源的补充。
        3.4节能技术
        全球经济化发展导致资源逐渐稀缺,人们开始关注如何节约资源进行低碳生活,在给排水系统技术下,人们可以利用雨水转化为可用水,将雨水收集储存,然后进行杀菌消毒,可以储备起开用于家庭用水,解决了居民水资源稀缺的这一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家庭居民用水量,节约了家庭支出成本。
        3.5热水干管循环方式优化技术
        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为了可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仍然保持一定的竞争能力,绿色建筑技术逐渐得到了各个建筑企业的广泛使用,绿色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给排水系统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因为热水干管循环方法的应用导致的,管道在出水时受到的压力太大会导致水流速度太快或者是直接造成水管破裂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热水干管循环方法的研究,对他的工作进行改进,努力发现当前系统工作时存在的不足,然后使用节流的方式,例如加装节流孔板,控制出水的量以及速度,充分将所有水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并且,在选择孔板型号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止因为孔板大小阻碍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力度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给排水技术应用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建筑给排水施工中仍存在一些的问题,为此,施工单位应结合当前的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现状,将一些新技术应用到给排水施工中,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祁,路嘉远.浅谈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导刊,2019,(13):56-57.
        [2]胡芳.关于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84,186.
        [3]李培国.基于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现状研析给排水新技术[J].民营科技,2019(12):38.
        [4]李青,汤明雷,刘康康.我国建筑给排水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8,49(6):621-622.
        [5]朱云飞.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新探[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9(7):557.
        [6]王建设.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263(17):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