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张康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   作者:张康
[导读] 多样化的技术为智能站点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有助于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而且有助于提高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这对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并未得到有效制止,这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施工现场系统的出现,可以有效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多样化的技术为智能站点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有助于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而且有助于提高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这对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智慧工地建设的必然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条件较差,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会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行业是一个需要很多劳动力的行业,施工的主体主要以进城务工的农民为主,但是由于部分农民工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相应的安全意识,而且施工企业缺少对农民工作出相应的安全问题讲授,导致安全管理无法跟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致使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违规的情况,这也造成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频发。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能够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更好的发展。智慧工地系统的出现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1智慧工地的概念及应用优势
        1.1智慧工地的概念
        智慧工地系统的工作就是在管理工作中通过信息化的工作手段,进行操作性更强的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集合的综合性管理平台,也通过信息共享的工作新模式进行预警工作、监督工作、维护工作的落实,从而使工作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的时效性更强。在智慧工地系统主要是通过应用层、终端层和平台层三个部分的工作来实现的运行的:第一,应用层。是智慧工地系统系统工作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在各个施工管理项目的协调工作中利用其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得现代化管理工作得到落实。第二,终端层。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施工现场监督工作的落实,利用实时摄像头采集的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第三,平台层。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处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计算使平台的运行得到有力的支撑。
        1.2智慧工地系统的优势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中将大数据信息处理工作和有效的管理工作相结合,信息处理、收集、分析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有助于施工过程中工作规范性的提升,也有助于对于工作中安全隐患、质量隐患的及时排查的工作,从而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更加准确和有效。智慧工地系统是将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建筑工程中的充分应用,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的依托方式,利用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数据交换工作更加便利。在数据收集、处理工作更加便利的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也更加顺利,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得以消除,全方位高效率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了落实。
        2建筑工地的发展现状
        建筑行业具有产品固定、建筑物变化大和施工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不能够完全的保障工人的施工安全性;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参与施工的人员较多,而其中大部分又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工作中缺乏相关的安全保护意识,使得建筑工地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我国很多地区建筑工地在施工中都采用的是传统的技术理念和施工方法,过于注重工作进度,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的重视较少,极大地消耗人力物力资源;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的工作是依靠人工来实现的,这种依靠人力的管理方式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企业,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其的信息获取上面,传统的管理模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单一,信息渠道较少,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较差;并且在现有的工地的管理中,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能够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工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事项较多,管理难度大。



        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智能化喷雾降尘
        借助于智能化的设备对施工工地进行智能化的喷雾进行降尘,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智能化系统具有节能高效、成本低的优势,可以实现24小时的不间断工作,实现实时的将相关数据传输到电脑中去,工作人员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及时的对工地的相关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改善施工工地的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3.2日常管理软件
        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对相关的工程逐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应用于进度管理中,可以随时的对建筑工地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对各个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时的汇总,有计划的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具体包括责任人、管理人、工程完工时间以及滞后原因等进行反馈,便于第一时间及时的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应用于物料管理软件中,由于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物料的使用,其的计量工作难度较大,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实现对物料使用的实时监督和管理,更好的实现物料使用的查询与统计。例如,在车辆进场时配合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的承重、减重及放行,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
        3.3劳务人员管理活动
        针对建筑施工行业劳务人员较多,在人员管理上的难度较大的特点,借助于智慧工地系统,利用大数据在信息处理上的优势可以实现对劳务用工的管理,从实名制登记、实时考勤到智能定位识别等日常管理活动中,提高用工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进行实名制登记时,要与政府劳务的实名制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的互通,进一步规范用工市场,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对用工人员进行实时的考勤管理时,通过采集指纹、人脸验证等方式采集到员工的个人信息,建立现场实名制的考勤闸机系统,提高考勤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有效的节约人力成本;智慧工地系统还可以实现智能安全帽定位系统和手机应用定位,能够对一些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3.4塔吊安全监控系统
        塔吊安全是建筑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将智慧工地系统运用于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中,实现工程管理、设备管理和实时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和实施性监控。安全监控系统就是在工程施工时安装在现场塔机上的“黑匣子”,其的作用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塔吊的运行的安全数据和相关参数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些违法规定的情况的出现,就会及时的进行报警,引起相关操作人员的重视,提高相关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结语
        智能建筑系统在建筑业的应用不仅能有效促进施工顺利进行,而且能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促进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在建设项目中应用和推广。智能施工现场系统的实际应用存在诸多不足,应用效果达不到期望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工人和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将建筑工地纳入一个切实可行的过程,以提高和提高建筑工地制度的可行性和现代化程度。
        参考文献
        [1]方学超.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172.
        [2]李正,许前江,张峰,等.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筑电气,2019,36(9):63-66.
        [3]毛志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助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J].工程管理学报,2019,31(5):80-84.
        [4]段媛媛.智慧工地系统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9,34(07):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