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江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隆盛镇中心小学,广西 北流 537411
摘要:语文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写作能力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对小学语文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改善课堂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些增加学生学习乐趣的方式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得丰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变得强烈,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对语文阅读的方法展开细致的研究,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内容,遵循由易到繁的认知习惯,语文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由六个部分组成: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从这六项具体要求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覆盖面较为广泛,它不仅涵盖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还融合了文化传承和个人的人格魅力等内容,它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目标结构,要逐一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先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内容,在形成语文知识结构的同时,不断积累知识,丰富文化结构,呈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他们的谈吐风趣幽默,举止文明高雅。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2.1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一般情况下,小学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左右,而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则更有限,很多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再加上如果文章的故事性不强,则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2 学生的阅读量少
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主要来自教材和练习册,这就大大限制了他们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2.3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师生之间和谐友好的互动,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在现实中,语文教学比较功利性,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致使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失去语文阅读原有的乐趣和意义。
2.4 缺少思维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实际上并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宽阔的立场来理解作者的写作过程,从而对于文章的表达和立意有更加深刻的把握。部分语文教师即使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仍旧坚持解读文本、理解文意、把握思想,很少指导学习方法和进行思维训练。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3.1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都比较匮乏,因此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又由于天性好动,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情,因此,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普遍兴趣不高。为此,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天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新奇的视角出发,以新鲜有趣的语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收集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沉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声音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信息的搜索方法,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将多元化的网络教学资源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2通过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基础
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手段。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更多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推荐适当的阅读资料,并做好监督工作,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和文字材料,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语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其中小兴安岭就是典型的代表,下面请大家欣赏小兴安岭的风光。随后播放介绍小兴安岭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们在了解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风光的基础上,自然会激发出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随后,引导学生第二次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件展示,组织学生交流小兴安岭四季都有哪些景物,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进一步指导他们深入理解文中重点的字词,并分析其语言具有哪些特点,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3.3 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与全面的认知,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要切实融入到阅读文本中,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刻体验和感受,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的学习品质,在加强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挖掘阅读文本的深层含义,感受其中的优秀品质,在掌握更多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初步阅读之后,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文章为什么要以此来命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文章中作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与他人有什么不同?等等。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探索和联想,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内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4 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朗读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情感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内涵,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在核心素养指引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很有价值,对他们自身的阅读水平、思维能力,乃至全面发展都很关键。可见,我们应该充分分析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并将其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性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确保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48.
[2]谭梅,杨叶.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032(01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