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阳
广东省兴宁市坭陂中学 514581
摘要: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中,阅读教学是一项基本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本文首先阐述了阅读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对对目前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最终结合实例给出了若干指导意见。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阅读;自主学习
一、阅读能力的概念和理论研究
如今的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视。一般认为,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极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发现,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很多,涵盖不同方面,阅读环境、阅读材料、阅读习惯、阅读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影响[1]。
阅读能力是将阅读与自主学习结合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指学生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对阅读这一行为产生内部驱动力,自发地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从童年期向少年期转变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兴趣爱好也愈发广泛发展,已经逐步有了自主发展的雏形。这一阶段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直接关系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能力[2]。
二、对目前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的分析
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初中学生对阅读的态度呈现普遍比较正面的观点,多数学生表示喜欢阅读课外书,对阅读感兴趣。这表明学生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喜欢阅读。调查结果表明,约三成初中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内容,约四成学生根据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来选择阅读内容,其余学生或不太清楚如何选择阅读内容,或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从学生的阅读内容类型来看,初中学生的阅读内容种类丰富,涵盖小说、传记、文学作品、历史读物等多种类型[3]。
调查结果还反映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限制是时间限制。这一限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任务重,课外时间被挤占,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二是单次阅读时间少,由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本身就较少,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支撑一次较为完整的阅读,导致阅读碎片化,降低了阅读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的学生不懂得合理地安排阅读,仅仅把阅读视为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任务,自主阅读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结合实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通过激发阅读兴趣的方式培养阅读能力
笔者是广东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初中语文的《沁园春·雪》时,遇到一个问题:广东地处温带,多数学生们都没见过下雪,很难理解文章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壮观场面的描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的手段是在课堂开始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冬季北方下大雪的实际影像,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北风呼啸、雪花纷飞、大地一片苍茫的壮观场面。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后续的教学里,学生不需要老师的帮助就自发地阅读文章中对雪景的描写,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想象出相应的情景,更容易体会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意境。
笔者随即要求学生谈一谈从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结合之前看到实际影像,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畅谈自身的阅读感受,我也适时给予学生鼓励,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描写部分。
这一节课结束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都非常深入,学生纷纷表示非常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利用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帮助学生提炼自身的阅读感悟,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二)通过鼓励创造性解读的方式加深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一次我在讲“守株待兔”这一寓言时,对学生提问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理解了哪些道理呢?”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以不能妄想不劳而获、要懂得变通为主要观点。我肯定了这些答案。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道:“守株待兔也不一定是错的,如果我能掌握兔子的行动规律,在兔子的必经之路上设下陷阱,不就能源源不断的捕获兔子了吗,宋国人错在等兔子撞木桩的方式太原始了,守株待兔本身还是很科学的办法。”
同学们听了他的想法都笑了起来,我赞同了这名同学的观点,说道:“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可以使我们让我们在工作中事半功倍。如果找到了正确的规律,说不定守株待兔也会成为科学的方法呢。”
这名同学的观点,从表面看有悖于人们对“守株待兔”这个寓言的传统认识,但是却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合理运用规律和工具的好处,是超越了课文思想的创造性闪光。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
阅读能力中,创造性的解读和观点表达能够让阅读者发挥想象力,和阅读内容进行对话与沟通,和作者的思想进行碰撞。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创造性解读,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批判,让学生的自由精神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延伸。
(三)通过布置阅读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阅读
寒暑假期间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每个假期,我都在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包括“阅读”这一项作业。我要求学生利用好寒暑假较长的自主支配的时间进行有计划的阅读。我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阅读水平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每天保证总时长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我制作了建议学生阅读的书单,并把它发布在“家校交流微信群”中,寻求家长协助,检查学生阅读的书籍是否合理、监督他们保证阅读时间、完成读书心得,我鼓励家长尽可能与孩子们一起读书
每次布置的寒暑假阅读作业完成都比较顺利,我还发现,在家长学生一起阅读的家庭里,学生的阅读意愿大幅度增加,收效更明显。
布置阅读作业,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养成利用课外时间在图书馆、家中安静的环境里阅读的习惯,在有家长一起参与看书的良好氛围中,学生的阅读热情和专注程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结束语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核心,对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开放的初中语文教学架构,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作芳. 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037(014):60-61.
[2]王超群,韦冬余. 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 教育探索(3期):60-62.
[3]程欣.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