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晶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身份证号:13110219891028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紧密相连,如果对于环保问题不够重视,不仅会对经济建设的有序开展产生阻碍影响,还会为城市带来巨大的污染问题,不利于城市长期建设和生态平衡。
        关键词:企业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措施分析
        1新时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1应用现代化设备对环境空气数据检测过程进行管理
        针对环境空气检测过程的控制,可以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提高检测过程的精确度,比如云监测设备、视觉扫描和检测技术等。这些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境空气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性,极大地减少企业的经济浪费情况,解放人力。如下图1所示,现代化空气云监测设备取代了传统的人力监测观察,将专业的气体检测技术、LED大屏幕显示及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环境空气的自动实时监测和发布。该系统与后台庞大且全面地管理知识进行融合对比,最终提供更加专业的管理建议,充分保障了环境空气检测结果的权威性。
 
        图1.现代化空气云监测设备
        1.2光污染处理技术
        为了减少工程建设中造成的光污染,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顺应时代发展,及时更换市政施工材料。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高性能、高环保、高质量的施工材料。这些施工材料与传统施工材料相比,不仅具备更少的经济投入,而且能够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减少自然光的反射,从而降低光污染对周围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②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相应的护栏,在开展工程焊接工作时,将护栏放置到焊接区域周围,对焊接过程中的强光进行阻拦。③充分安装防火装置,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火花进行保护,减少火花带来的光污染,同时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
        1.3土壤保护
        针对市政施工造成的土壤污染,可以在施工期间种植一些生长速度较快、较为茂密的绿色植物,对施工地表的砂石进行覆盖,有效减少土壤流失问题。土壤污染的另一原因是市政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建设垃圾,如果没有对这些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会对土壤的结构和性能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市政垃圾进行科学划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聚散处理。针对一些特殊的市政垃圾,比如油漆、电池等,应该进行专业的垃圾处理,严禁直接排放到土壤环境中,避免对周围的土壤造成污染威胁。同时,针对施工建设排放的污水,需要进行二次过滤处理。在符合排放标准后,合理的排放到相应区域内。除此之外,在施工工程建设完毕后,需要与相应的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已经产生的土壤污染进行人为干预,减轻污染效果,促进土壤健康的恢复。
        1.4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首先,市政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良好且深刻的水资源保护意识,面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的情况,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针对市政施工排放的大量废水和污水,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污水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结合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理念,对废水进行二次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循环。除此之外,在工程建设中积极采购节水型施工设备,并制定科学专业的节水管理计划,对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必要时可以安装污水、废水的净化装置,提高对于污水、废水的利用程度,不断促进我国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2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2.1企业经济管理组织机制的创新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相结合,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发展轨迹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般的企业在进行机构建设时会将建设重心放在保持企业结构的稳定性上,这样能够使企业内部的职能更加明确,但是也会带来一些弊端,例如缩减了企业信息来源的渠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运作协调和配合,导致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联系程度不断下降,就会在根本上影响企业的生产环节,使企业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无法进行良好的合作与衔接。由此可见,传统的组织机构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例如将获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最根本的目标,而在短时间内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最大化,企业的经济实力能够迅速提升,但是从长远看,这种传统的组织机构没有办法保证企业内部的连接顺畅,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层更新管理观念,创新企业经济的管理体系,调整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实现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更新管理观念与相关制度
        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往往并不急于获得短期内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比起追逐利益更加看重理念与制度的更新和调整,这些企业会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不断地改进创新管理体系上面,并且通过应用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运营方式,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稳定,根据外部市场的动向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经营理念,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效发展,获取足够的经济效益。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会通过不断进行制度的优化,从而对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出企业整合资源的效应,使企业资源分配与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内部组织机构建设力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之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采用奖励机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相关人员还要关注业务发展服务的获取,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使企业有充实的资金支持,为企业战略方案的实现,提供一系列必要的支持。
        2.3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就在于对环境的保护,这是我国在现阶段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首先要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各企业和相关单位的污染治理能力有限,还需要国家能够采取一些调控措施,帮助企业建立相应的排污体系,并加强对于一些具有较强污染性的企业的布局,采取集中处理和政治的方针。其次则是要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这就需要城市能够采取多种手段,从经济、行政和法律三个层面来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要加强城市的集中供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回收与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并且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使得一些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好转和恢复,使得城市具有生态自净的能力。
        2.4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技术创新,那么将在新经济时代下的市场竞争中寸步难行。而为了能够加强技术创新,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起在新形势下的技术创新系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创新资源配置问题,如果企业太过于依赖资源,产业也大多都是资源主导,使得其创新资源配置情况十分不合理,无法将创新技术应用到企业发展中。一般来说,创新资源的配置表现在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产业分布的配置。对于人才资源,企业要使得人才能够进入合适的岗位,加强市场良性竞争,使得技术创新能够更好地进步。其次是需要解决创新主体的协调问题,需要企业各部门建立技术创新保障系统,完善创新人才保障体系和创新资金保障体系,并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新形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关建设单
        位需要不断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企业需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将各项经济管理方案具体落实,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孙亚敏.浅谈工程与环境保护[J].建材与装饰,2018(13).
        [2]王喆,冯浩,隋严春.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2).
        [3]陈辉.如何做好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000(016):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