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青腾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其进度及质量,因此建筑企业若想有效的解决此问题,降低对工程的影响,需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围绕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具体见下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根据以往施工情况来看,大多数建筑企业因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管理工作不够规范,且因未能合理划分责任范围,导致在发生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导致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给工程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各部门会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从而导致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
施工材料的成本在工程的总成本中占据较大的比重,若未能做好严格把控工作,不仅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据调查了解,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管理人员对材料质量的管理力度不足,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选择价格低廉的产品,该产品的质量严重不符合原定计划标准。其次现场管理人员未能对入场材料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保管,材料存在堆放杂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原材料的性能。最后因未对各环节的材料进行合理分配,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浪费问题。
(三)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据实际情况来看,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联,技术手段的合理性也决定着施工作业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因公路工程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也需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但是现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因缺乏对新技术的引进,并未能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因此导致施工的效率及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够为后期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及依据作用。因此相关部门需对此加强重视度,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将该制度落实到各部门、落实到个人,使其形成一个完成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各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可有序开展。同时因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管理人员需合理划分责任及权利范围,以此起到有效的监督督促作用,使其能够摆正工作态度,严格严重原定计划标准展开操作。其次可采用绩效考核措施,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其薪资待遇相挂钩,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保障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优化施工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建设发展需求,因此施工单位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转变管理理念,适当调整施工管理模式,将各种新型管理手段引入进来,并合理的应用在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同时还应当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以此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因每个工程的需求不同,在开展施工作业前,技术人员需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并以设计图纸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从而保障施工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三)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因公路工程规模较大,涉及的内容相对较为繁杂,并包含了多种施工工序及工艺,因此若想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及施工效率,需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抓起,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同时在开展施工建设时,一般会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共同进行,且有着覆盖性的特点,因此各环节的工作人员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其次,随着我国对建筑行业的重视度逐渐提升,各种新技术的研究也愈发深入,在此施工现场管理部门需及时展开培训工作,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及工程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并邀请该领域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新技术,并可灵活运用在施工建设中。最后,施工单位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手段,确保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规范施工变更程序
根据以往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所得,项目设计变更相对较为频繁,若未能做好严格控制工作,会给施工效率质量以及工程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因公路工程规模较大,在施工建设时较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一系列突发性变更现象,因此相关管理部门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根据以往较常出现变更的环节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此来降低设计变更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在设计变更不在前期计划中的话,管理部门需对变更的项目进行严格把控,在充分论证及研究后,才能展开相应的变更,在该阶段需秉承着合理、节约及规范的远着,确保该变更的方案能够使得工程的施工更加高效化及有序化。该方式可起到有效规范作用,并降低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频率。
(五)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管理人员作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其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对此加强重视度,可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具备相应的质量意识及安全管理意识,同时需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来提升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其次建筑企业应当提高招聘门槛并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力度,对应聘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行严格审核,为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水平人员,打造一支高质量管理团队,从而才能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六)做好材料及设备质量的把控工作
施工原材料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做好严格把控工作,为后期的施工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对材料进行采购时,工作人员需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性能相符的原材料,并对供应商的各项资质及供应能力进行审核,确保其供应能力能够跟上工程的建设进程。在材料入场时,检测人员需进行抽样检测工作,确保其性能质量及数量与合同相符后才能准许进场,在此需注意的是抽样检测的数量需不低于入场中材料的30%。在材料入场后,现场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材料上的性能进行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免因环境因素导致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其次需对出入库的材料进行相应的登记,并根据各环节的需求做好材料的分配工作,降低材料浪费等一系列现象。该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七)做好工程安全及进度管理工作
安全作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安全管控工作,加大安全施工宣传力度,并在显眼位置悬挂横幅,以此起到时刻警醒作用。同时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排查工作,降低现场的安全隐患,其次需根据以往经验以及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应急预案,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将损失降至最低。最后,施工进度的合理性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按期完成任务,因此管理人员需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制定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建设的进度能够与原定计划相符。
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确保该工程能够在原定计划内完成,建筑企业应当重视施工管理工作。但是现阶段我国施工管理工作还存在些许不足亟需解决,因此需根据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提高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新超,周克强,聂永强,李凯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10):151.
[2]杨勇.基于目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要素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5):299-300+307.
[3]赵钦,田庆,刘云贺,黑新宏.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下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33(02):211-219.
[4]王百林.关于加强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标准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20):136-137.
[5]熊炼基.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9(1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