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理念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寇柏莹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寇柏莹 惠可文 闫文静
[导读] 摘要:在现代河道综合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强绿色生态理念广泛运用。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现代河道综合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强绿色生态理念广泛运用。在针对于河道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当中,河道的功能已经由传统功能转变成为生态功能,同时,促使水资源实现人文化、生态化以及绿色化是目前我国河道治理一大方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虽然国内在针对河道实施治理的过程当中重点的内容还是集中在防洪泄洪方面,但是由于当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升,实施河道治理过程也加入了很多新的闪光点。本文主要是关于绿色生态理念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河道;综合治理;应用
        1河道综合治理原则
        在当前,针对于河道进行综合化整治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切实的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作为整体工作当中的重点和核心,要在河道整治过程当中充分贯彻和落实生态环保的理念,其中在整治河道过程当中需要始终遵循下列几大原则:
        1.1统一性原则
        在针对于河道实施综合化治理的过程当中,要求进行准确合理科学规划,首先,要对河道的整体特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够保障充分的了解河道内部的生态状况。其次,需要充分考虑到两岸上下游生物实际的分布状况,之后,对此进行统一化设计工作,要切实的在生态建设过程当中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考虑完善。
        1.2改善性原则
        在当前针对河道进行整治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改善性原则,改善性的原则主要就是指在综合整治的基础之上对于生态建设进行完善,不仅要对于传统泄洪、灌溉等设施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而且还应当设置相对合理及科学生态技术指标。针对目前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应当将重点工作放在水质上,同时要针对于生物生存状况进行集中化改善,并且要对于景观整体布局实施改造和完善。
        1.3融合性原则
        对于河道实施治理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融合性原则,人们生产以及生活和河道密不可分,所以在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当中要切实保障河道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所以在整治河道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促使河道的水面得到拓宽,同时要加强岸边绿化带的建设工作。还需要针对于岸边生物环境状况实现密切协调,这样才能够促使生态系统得到优化和改善。
        1.4美化性的原则
        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河道实施治理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美化性的原则,根据从水底到两岸以及从下至上的顺序来对河道实施治理,另外,在堤坝修复、清淤以及河岸护坡等过程当中要充分展现出美化性原则。比如,对水质进行改善是一种美化措施,构建河岸景观同样是一种美化措施,所以,针对河道景观进行改造过程当中,要充分融入美学思想和观点。
        2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之中绿色生态理念的应用分析
        2.1河道的综合整治
        河道的整治是河道水环境整治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在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在河道综合整治的第一阶段,施工单位应该采用物理的方式,清除河道淤泥并疏通河道,并对河流两岸的堤坝等进行加强,从而为日后河流的宽度与深度提供保障。接下来,在确保河道科学性综合整治的前提下,应该致力于突出整个河道的观赏价值。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进行观赏价值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河道同周边环境的统一,并在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以河道水环境的治理为首要任务,尽量避免此过程变为“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的样式。
        2.2一体化的管理方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同河道管理有联系的部门有很多,甚至在这中间还存在着职责交叉以及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便使得河道的管理的管理,很难形成具有系统性特质的长效化管理模式。因此,在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过程中,相关单位应该尝试构建长效化的管理模式,并在这过程中,改变多部门交叉管理的现状。而后在以此为基础,实现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系统化管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式治理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目标。
        2.3合理配置水资源,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河道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态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应该以为人们的居住以及各种生物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目标,对传统河道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河床、护岸等进行改造,进而恢复河道本来面目。河流的流域极为广阔,地势地形不同导致各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也不同,合理配置水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河流的作用。
        2.4改变建造材料,控制河流污染
        河道护岸基本上都使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材料,虽然混凝土、浆砌石等材料结构牢固性较好,但减少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空间,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2]。因此,河道改造必然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确保修复治理材料的运用不会危害到河道的生态环境。较科学的做法是在岸堤内部使用干砌石、大块石等较通透的材料,表面多使用一些河流流域内根系发达的土生植物,将树和草相结合配以木桩的植物护坡法。
        2.5加强水环境建设工作
        对于整个城市而言,河水是不可忽视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所以需要对于城市水环境进行改良和优化,要加强水环境建设工作,促使城市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建设之间实现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够保障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实现平衡以及协调,有利于当前城市水利工程项目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前河道当中的水资源而言,不仅仅是城市当中的生命之水,更加是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重要作用。城市当中具备了明亮的河水可以促使人们居住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可以提高人们幸福指数,在治理河道过程当中要建设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居住生态城市,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美好追求。针对于河道生态景观实施改造和建设,不仅有利于水资源整体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提高城市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
        2.6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为生态整治的基本要求,通过河道治理形成滨河、邻水的景观带与风景休闲区,对此要突出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的设计景观。根据河道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与布局景观,通过整体规划区、带、片、线、点保证城市整体景观的协调,造景时应尽量利用清淤土,如修建亲水平台、亲水广场、河心岛等体现开放、休闲、亲水、自然的风情特色与景观体验。此外,景观规划设计还要反映当地的历史痕迹、独特文化以及体现城市文化精髓,修建能够成为历史与文化载体的文化广场、阁楼、廊道、雕塑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河道整治工作,在河道整治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生态水利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需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禁止采用任何不符合规范或不科学方式,要促使河道治理和生态理念实现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够保障河道综合治理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沛,郭晓丽,张国辉,贾鹏生.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比选[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2):53-54.
        [2]李丹雄,武亚南,王进辉.浅谈河道治理工程中植物选择与配置[J].福建林业科技,2019,46(04):99-105.
        [3]李敏.河道治理工程规划设计及评价[J].陕西水利,2019(12):63-66.
        [4]冯赟昀,杨司嘉.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区别[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12):77-80.
        [5]张志威.河道治理与生态型河道建设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23):228-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