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的桩基础工程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方陈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工程中,岩土工程施工的地位日益提高,对于岩土工程来说,桩基础的施工设计和应用情况对工程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合肥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建筑施工工程中,岩土工程施工的地位日益提高,对于岩土工程来说,桩基础的施工设计和应用情况对工程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将桩基础施工的优势和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设计初期,必须要对桩基础的设计全面分析,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桩基础施工方案,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满足岩土工程的需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单阐述桩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岩土工程中桩基础工程设计的要点,并对桩基础设计提出改善措施,希望对相关单位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桩基础;工程设计;研究
        岩土工程中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效是保障建筑基础结构稳固的重要前提,优化桩基础工程应用方式,完善工程实践设计方案,对桩基础工程设计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桩基础利用效率,丰富工程设计实践经验,确保桩基础工程成效,为岩土工程整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桩基础设计的重要性
        为了使岩土工程中桩基础设计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则需要对其设计重要性有必要的了解。具体表现为:①加强桩基础设计,可使工程基础结构稳定性方面得到有效保障,且能为岩土工程发展带来促进作用;②关注桩基础设计,有利于降低工程结构施工风险,且能实现对相应设计方案的科学应用,全面提升桩基础在实践中的应用水平;③注重桩基础设计,有利于丰富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内容,优化其结构使用功能,且能满足岩土工程建设要求。
        2岩土工程中桩基础的设计内容分析
        2.1运用先进设计理念
        在开展岩土工程中桩基础的设计工作时,必须充分应用先进设计理念,提升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效及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设计人员实践过程中要将创新理念融入桩基础设计工作中去,实现对设计工作的创新,确保桩基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及适用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积极推广精细设计理念的应用,对桩基设计效果、方案、价值等进行综合考虑,努力提升桩基础设计质量,确保桩基础满足岩土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2.2确定桩基础的桩型、截面和长度
        为了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桩基础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应确定好桩基础的类型、桩基础的截面和桩基础的长度,确保桩基础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确定以上尺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提高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为目的,再充分考虑成本、适用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桩基础类型,桩基础的类型主要有矩形、圆形、多边形等,确保选择的桩基础类型可以满足工程需要和设计目标。②根据岩土工程施工工地的地质情况等因素,确定桩基础的截面和长度,确保截面和长度的合理性,利于提高桩基础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2.3分析计算桩基础相关参数
        桩基础相关参数计算包括:桩基的承载能力、形变情况、桩身及承台的抗裂性能验算。承载能力的计算包括以下内容:根据桩基础使用功能要求,结合桩基础在岩土工程中的受力特点,对桩基础竖向、水平方向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确保不超过承载能力的特征数值。对于特殊条件下,要综合考虑桩基、土层、承台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计算桩基和承台的承载力时,考虑桩身是否处于地面以上,侧面是否存在液化土层或是否存在极限承载能力低于50kPa的土层。预制混凝土桩吊装、运输、锤击前,要开展强度、承载力的检查和验算。柱端平面下存在柔软底层的要及时进行承载力验算;对于坡地、岸边的桩基稳定性要进行验算;并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对桩基抗震性能进行验算。对于桩基础的形变情况,要考虑桩端持力层的一部分内容;若软土地基主次桩基、桩端持力层为黏土、淤泥时,一级桩基要进行沉降验算。在桩基上部结构完成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上部结构与基础共同作用结合在一起。

观测建筑沉降数值,并根据观测结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始终处于沉降允许值范围。对于水平载荷大或水平位移控制较为严格的岩土工程,一级建筑桩基要注意验算桩基础的水平位移量,并根据验算结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处于合理范围内。对于不允许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桩基需要进行混凝土抗裂验算;对使用过程中需限制裂缝宽度的桩基础要进行裂缝宽度的验算,最终确保桩基础、承台的抗裂性能及裂缝宽度满足相应控制标准。
        2.4其他方面的设计要点
        基于岩土工程的桩基础工程设计,也需要关注这些方面的设计要点:①借助设计资料、专业理论知识等要素的应用优势,并结合桩基础工程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其设计中应确定好单桩承载力,促使桩基础在工程实践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不断提高其设计效率。②桩基础工程设计工作完成中,也需要确定好其数量、所在位置等。同时,应重视信息技术实际作用的发挥,为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并在三维空间中对桩顶作用效应进行验算分析,促使最终得到的桩基础工程设计方案更加完善。③设计人员应重视预制桩、灌注桩等不同类型桩基础的合理选择及使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工程设计工作,并从可行性、成本经济性等方面加以思考,实现对桩基础设计方案的充分利用,避免影响后续作业计划的实施效果。
        3提高桩基础工程设计水平的措施
        3.1强化桩基础工程设计过程控制意识
        岩土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是决定工程基础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关键性环节,为了完善桩基础的设计,避免后期因设计问题出现施工问题,应在设计过程中强化控制意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岩土工程的设计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并确保切实实施到桩基础的设计过程中去,从而实现桩基础的设计过程是可控的,提高对设计过程的控制意识,不要放过设计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问题,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做好细节处的设计和处理,全面提高岩土工程中桩基础的设计水平。②强化好桩基础设计过程的控制意识后,应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控制机制,保证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不利于桩基础工程设计进行的因素,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提高岩土工程中桩基础设计的设计水平。
        3.2注重设计方式的不断优化及利用
        在提升桩基础工程设计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其设计方式的不断优化及利用,从而增加这方面设计中的技术优势,实现对该工程设计问题的科学应对,具体表现为:①设计人员应注重自身信息化意识的强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桩基础工程设计中,提高信息化设计方式的利用效率,为这类工程设计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支持,促使桩基础在未来实践中的设计水平可逐渐提升;②注重精细化设计方式的利用,促使岩土工程中桩基础工程设计更具科学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中的设计问题发生率,不断提升这类工程在实践中的设计水平,确保桩基础工程作业计划实施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是岩土工程提高结构稳定性和轻度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应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充分掌握桩基础设计工作中的要点和难点,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全面提高桩基础的设计水平,保证桩基础设计有效实施,并取得较好的设计效果,推动我国岩土工程中桩基础工程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云伟.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37.
        [2]滕延京,王卫东.基础工程技术的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6(4):1-21.
        [3]丁汉平.地下水对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的影响研究[J].建设科技,2014(9):127-129.
        [4]武志玮,刘国光.长短桩基础在某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2):130-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