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秦翠玲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试验区成功实施的引导下,博兴县也开始逐步推广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
        山东理工大学  250101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试验区成功实施的引导下,博兴县也开始逐步推广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博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实施绩效,本文对博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推广使用,提供理论分析参考。
        关键词:博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情况概述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即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的供给产业,也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农业生产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众多优质农产品、高精尖农业科技逐步改变着 “靠天吃饭”传统农业生产模型,实现了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和品种的日益繁多。然而,虽然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所表现出来的分散性、脆弱性等特征,使得其在抵御自然灾害、病虫害等方面仍属于高风险的弱质产业。而且,由于气候、地理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仍旧面临着较大的非系统风险的威胁。由此而催生出了应对农业非系统风险威胁的农业保险制度,并逐渐与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并驾齐驱,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三大支柱。然而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尝试推行农业保险以来,所取得的成效甚微。自1992年全国农业保费达到8.62亿元的巅峰后,农业保险因赔付率过高、运作模式单一、政府无补贴等原因规模逐渐缩水,一度成为保险公司避而不谈的业务种类。与普通商业保险不同,农业保险一般带有政策性的特点,需要政策和制度尤其是法律法规作保障。一旦失去政策的支持,保险人往往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为此,自2004年开始,我国政府针对“三农问题”的解决,逐步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先后在山东地区、四川、吉林等地开展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政策性农业种植保险。2012年也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实现了农业保险的有法可依,使该类保险经营类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博兴县发展情况概述
        博兴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滨州市东南部,总面积900.7平方千米。境内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三大水系,盛产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种农副产品,是全国蒲草系列工艺制品的唯一产地、全国草柳编工艺品出口基地,柳编和草编分别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草柳编之乡”、“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截至2019年,博兴县下辖3个街道、9个镇。总人口50.328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7.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8459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139美元)。

夏季容易发生涝灾、冰雹;春秋季容易发生干旱和病虫害;冬季容易发生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由此造成农户经济收入降低、生产积极性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博兴县经济的提升和社会的稳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认可,并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要“探索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近年来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试验区成功实施的引导下,博兴县也开始逐步推广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意义
        农业保险制度的实施对于农民而言能够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民收入、提升农户风险抵抗能力,因此理应受到农民的热捧。然而,实际过程中,农户对于农业保险的热情并不高,即农业保险需求较低。而且,保险公司在业务供给过程中,也未将农业保险作为其中主营业务,甚至大多数保险公司均不愿意接受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市场分配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帮助从事农业保险的保险人应对传统农业保险赔付率过高、入不敷出问题。从而对于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初步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后,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经济而言,实现了支农性收入再分配、农业经济收益逐步提升等福利功效。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其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因此,其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应用实践中发挥出了很好的效用,对于我国来说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学习对于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和应用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内外农业经营状态、市场管理模式以及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现有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成果存在综合性太强、实用性不高的应用问题。对该方向开展研究,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保险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殊性,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果难以衡量,国内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果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用的经济理论研究比较多。在经济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实际调研,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实证分析丰富政策性农业保险效果研究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重要财务手段以及政府实施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弥补农户灾后损失、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博兴县的深入调研,研究博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效果,能够明确相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效果及作用,同时发现博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博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秀芬,郭淑敏.基于不同视角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指标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08):91-93.
        [2]黄颖.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困境和出路——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 当代经济, 2015(1):44-45.
        作者简介:秦翠玲,女,汉族,山东滨州,教师,学位:硕士学位,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理论与政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