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接发列车防错办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郑申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效率增加,非正常办理列车运行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对现场安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有效保证铁路列车及乘客的出行安全。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站哈尔滨北站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效率增加,非正常办理列车运行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对现场安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有效保证铁路列车及乘客的出行安全。因此,关于“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安全管控策略”成为了各集团公司关注的焦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非正常接发列车带来的风险,需要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证铁路运输能够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浅谈铁路接发列车防错办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非正常接发列车;防错办的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为了保证非正常办理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必须进一步提高行车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业务水平、应变能力和故障处置能力,采用正确的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方法,保证铁路行车工作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1、铁路接发列车防错办制定的原则
        1.1安全
        接发列车作业是行车组织的重要一环,保证其作业流程的安全性、稳定性,是保障铁路运输高效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研讨过程中,应在基层站段开展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了解和总结原标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会同行车系统技术专家讨论研究。对新技术、新设备带来作业方式对改变,需要增补、修改规章条款。为此,应开展广泛的意见征询和研究论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安全与其他方面的协调关系。
        1.2普遍性
        接发列车作业是覆盖大量行车单位、涵盖多种工种的现场工作,要充分考虑不同运输企业的线路条件和作业组织模式。新标准作为行业标准应具有普遍性,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下操作模式的差异而引起的问题,应该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既要保证在涉及共性问题的条款上,作出细致规定,又要给各行车单位及结合部单位留有一定的自主扩展空间,保持标准的指导性。
        1.3前瞻性
        新型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是影响既有行车组织方式的主要因素。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制定标准应该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在保障指导当前技术应用实施的前提下,还应避免限制技术的后续发展。
        2、铁路接发列车防错办的原因
        2.1技术人员缺乏
        当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非正常行车问题,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因此,很难有效地处理好故障问题。尽管铁路线上建设有很多解决应急处置问题的中间站,但是仍然有很多中间站不具备处理设备设施故障问题的能力,如果想保证所有的中间站都具备处理行车设备故障问题的能力,那是不现实的,因为建设难度非常大。列车在非正常办理的过程中,部分行车专业人员不能做到对行车设备故障问题进行妥善解决,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中间站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甚至有的中间站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这一情况给列车故障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困难。
        2.2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列车非正常行车的重要意义,因次,严重忽视了非正常情况列车运行的安全,或者是认为管理人员处理列车故障问题的能力比较强,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隐患问题,一些管理人员觉的学习处置非正常行车相关专业知识没有什么意义,导致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没有有效的学习,其解决非正常行车应急处置能力的能力严重不足,抓不住办理要点对关键环节,盲目指挥他人违章作业,不能有效解决非正常办理行车的安全风险,给列车运行及旅客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问题。


        2.3先进设备降低了人员的能力
        尽管先进的设备大大提高了我国接发列车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一些操作根本不需要人工处理,有效地实现了列车接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与此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电子设备更多的时候利用智能化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但是,当智能化设备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时,需要铁路行车工作人员进行人为的操作,然而,由于铁路行车工作人员过渡地依赖现有行车设备,导致他们的工作能力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除此之外,铁路相关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弱,因此,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已经无法满足非正常情况下办理接发列车的工作需求。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由于工作能力不达标,很容易发生操作失误,给列车运行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3、铁路接发列车防错办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3.1人员控制
        ①切实做好事前防控,在接发列车人员入职前,车站应对新职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检查,以此保证从事接发列车的工作人员符合最基本的要求,做好事前防控。②应在人员上岗前做好充分培训工作,保证接发列车人员在从事工作之前有一定的基础。其次,要求接发列车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积极参加单位安排的职工培训,以此提高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③要求熟悉各种行车规章制度。这些规章是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教训得到的,是对各种非正常处置的总结和凝练。正确的理解和使用这些规章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④熟悉各种行车设备的使用原理和操作要求。办理接发车作业,必须要熟练接发车设备的使用原理和操作要求,这是对接发车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只有熟悉各种接发车设备的原理和要求,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⑤加强各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团队意识和分享意识。
        3.2管理控制
        首先,车站应以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化为目标,不断建立完善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和指导办法,进一步提高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化水平。接发列车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并认真核实明确列车运行计划、车次、行车方向,然后在进行接发列车作业的办理。其次,强化车站对接发列车人员的培训教育。车站应定期在短时间内对接发列车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提高接发列车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对业务水平较低、动手能力差的员工,应给与较多的时间和耐心,以确保业务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达到要求。最后,强化奖惩及考核制度。各种行车规章制度的制定都应被落实,如果不被落实就相当于形同虚设。车站在强调接发列车人员在主动执行规章的基础上,还应通过一定的制度管理手段来确保规章制度的观测落实。同时,在制度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以确保规章标准能够顺利的落实和执行。
        3.3设备控制
        铁路行车设备是保证铁路接发列车安全运行的外在基础。因此,除了引进设备时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外,还应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对设备的养护、维修及管理。同时接发列车人员应了解掌握各种行车设备的使用原理和操作要求,从而提高和保证接发列车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操作性。要认真落实接发列车设备的使用、检查以及交接制度,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加大新技术设备的投入,降低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风险。从技防、物防方面入手,不断开发使用接发列车防错办提示系统,防止错误办理接发列车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结束语
        2013年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铁路行业制度、技术设备及管理模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国铁集团到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再到基层站段,以及各地方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机构设置,都发生较大改变。因此,亟需重新研制《铁路接发列车作业》标准,作为行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其制定过程要同时考虑到标准的普遍性原则与前瞻性原则。随着智能高铁的推广,接发列车作业流程将面临更多新的要求和问题,新研制的《铁路接发列车作业》应保证在满足现有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对新型技术设备应用所带来的相关作业方式的改变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贺.接发列车仿真控制系统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9):150.
        [2]赵天蔚.高铁车站到发线计划非常态调整模型与算法[J].物流科技,2019,42(05):79-83.
        [3]贾巍.试论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J].科技视界,2019(13):218-219.
        [4]王道孝.铁路车务段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