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孙远超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孙远超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发生不符合规定以及其他情况时,会使混凝土裂成狭长的缝,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裂缝,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身份证:411402198911015XXXX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发生不符合规定以及其他情况时,会使混凝土裂成狭长的缝,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裂缝,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制约混凝土的材料,以及维修保护工作符合有关标准,这样才能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围绕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引言
        用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成本低,制作方便,原材料随处可见便于施工单位就地取材。再加上新型的建筑材料,如保温材料、钢筋等,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近年来混凝土施工逐渐在建筑行业普及,各类施工技术也不断进行着优化,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墙体的裂缝问题还未彻底解决,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改善。
        一、对裂缝类型的大致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裂缝大多出现在墙体、承重较大的结构上,按照裂缝的大小,可将其分为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前者指的是在尺寸上大于0.05mm的缝隙,出现该种裂缝的成因比较复杂,通常建筑使用过程中很少会出现宏观裂缝。只有当混凝土结构的集中应力过大,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载荷时,微观裂缝才会逐渐变大成为尺寸较大的宏观裂缝。导致宏观裂缝的主要药引是化学物质和水的腐蚀,在治理时可以从这两方面下手。后者指的是在尺寸上小于0.05mm的缝隙,若骨料和水泥结合不够紧密极易引发微观裂缝,甚至会在水泥浆中发现裂缝的存在。该裂缝的存在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塑性等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也被称为混凝土的固有缝隙,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不会产生太大危害[1]。无论是宏观裂缝,还是微观裂缝,相关研究人员都应该重视起来。
        二、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概述
        (一)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
        通常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选出最佳的施工材料。若对外界环境搜集的资料不够准确和完善,在选材时可能会出现偏差,进而在施工时出现裂缝。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在购买原料时可能为省钱,并未按照规定购买材料。现场监理人员在进场材料的核对上不够仔细,使得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被用在施工过程当中,这种偷工减料的行为是导致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此外,过期的材料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从而出现裂缝。
        (二)没有选择最佳的材料混合比例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影响其最终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水灰比。水灰比控制不够合理,将会严重影响最终成型混凝土的质量,通常建筑施工中水灰比的最佳值是1:1。对各类原材料进行混合时,可能会出现材料不够用的情况,施工人员为方便操作可能会进行材料的二次添加。在此过程中水灰比就会被改变,使得最终混合料的质量变差,从而导致建筑体出现裂缝。
        (三)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设计是建筑工程的灵魂,后期的各项工作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有的建筑在工期要求上可能比较紧,为缩短施工周期建筑单位可能对前期施工区域的测绘工作疏忽。这样向设计人员提供的测绘资料不够完整,在设计过程中就不能对各项因素全面考虑,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会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偏差。工作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完工后的建筑在结构、强度等方面可能会出现不达标现象。结构设计不够合理还极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重视。
        (四)外界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时,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再加上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最终结构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在温差较大的地区进行混凝土浇筑,其成型结构内部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无论是结构的膨胀还是收缩,都会使建筑结构受到很大的内部应力。当集中应力超过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建筑结构表面就会出现不同尺寸的裂缝,从而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水文、地质等环境因素可能会使混凝土结构发生一系列反应,从而产生裂缝[2]。
        三、对裂缝进行防治和治理的有效方法
        (一)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
        想要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得到提高,好的原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在施工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原料质量进行管理和把关:首先,在施工设计前必须对施工地区进行仔细的勘查和测绘,并将检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供给设计人员,设计者在全面了解施工地的情况后,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按照国家标准选出混凝土施工的最佳原材料;其次,采购人员在购置原材料时,需要对市场上同一材料进行对比,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最后是对进场材料的严格审查。监理人员要切身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做到对进场材料的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场用于施工。
        (二)将混料的配比调节到最佳值
        在进行水灰比的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精确估算本次施工过程需要的混凝土量,得到准确数值后再选择适量的材料进行混合。这一过程需要在监管人员的监督下完成,若在混合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指正并解决。同时需要对添加剂的含量进行控制,过量的添加剂会降低成型混凝土的强度[3]。
        (三)对相应建筑结构进行优化
        裂缝的产生除了上述原因外,建筑结构本身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裂缝,因此可在结构设计上进行相应的优化。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可以将预应力技术应用进来,通过对已设计完成的结构进行集中应力的预测,从而对各项设计参数进行微调,达到减少混凝土结构应力集中的效果。
        (四)做好浇筑过程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浇筑过程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施工时尽量选择温差变化较小的时间,某一部分的浇筑工作尽量在当天完工。同时要控制搅拌装置和捣振装置的工作速度和力度,并对浇筑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指派专门的监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进度进行跟进,及时指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此外还要完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在制度的范围内进行。
        (五)重视对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
        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其结构不能立即投入使用,需要养护一段时间且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时需要注意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温、保湿措施,使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将这一状态维持半个月左右。若结构件未出现裂缝就能正常使用[4]。
        四、结束语
        住房问题一直是被高度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建筑结构的稳定能够有效保证住户的人身安全。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其在质量、混合配比等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同时国家也要完善各项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频发的情况,现阶段我国对混凝土裂缝现象正在积极治理当中。
        参考文献
        [1]李卫钢.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研究[J].赤子,2015,(2):291-291.
        [2]王有洪.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体会探析[J].城市建筑,2014,(4):95-95.
        [3]王树武.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13.
        [4]刘洪.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城市地理,2016,(4):130-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