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外部质量控制措施浅析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侯雪梅
[导读] 摘要:土壤是生态系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维持地球生命的关键。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水县分局
        摘要:土壤是生态系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维持地球生命的关键。2016年5月实施的土十条,即《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都强调和明确了土壤环境调查、污染评估、土壤环境监测及重点监管企业管控等多项工作任务。本文从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和土壤污染调查角度对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及对应的综合评估报告类型进行概述。
        关键词:建设用地;土壤监测;质量控制
        引言
        土壤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土壤环境的安全是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我国制定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明确规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设用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的公告》等文件要求,为保障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在保证第三方检测机构内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同时,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也应从外部监管的角度,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土壤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确保建设项目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土壤状况调查工作质量。目前,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做法不一。
        1我国土壤环境现状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日趋严峻,从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耕地中重金属污染严重,部分抽样粮食Pb、Hg、As、Cd等重金属超标率达到10%。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土壤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灌溉,造成重金属富集效应凸显;二是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这主要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化学性质畸变,营养元素流失,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影响农业生产;三是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出现明显酸化,土壤空隙度变小,结构板结,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少土壤动物的丰度,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其他使用功效;四是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产生的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的“白色污染”,造成有机物、重金属等化学污染,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等,土壤丧失使用功能。
        2当前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储备不足
        21世纪是发展和储备人才的重要历史时期,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急需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样,土壤环境监测领域由于其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对于专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此外,土壤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组织建设也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导致的培养效果难以满足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开展的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来保证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完成度。在这一方面,环境监测工作的负责部门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时就会存在诸多不到位的地方,往往会因为节约人力成本而忽视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的缺失使得土壤环境监测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发展。环
        2.2土壤环境监管不足
        我国的土壤环境监管能力还有待完善,部分地区环保机构不健全没有相应的部门和专业人员来负责应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和污染防治工作;土壤环境监管没有对应的资金保障,由于土壤环境与水和空气不同,具有稳定性、不均匀性等特点,所以在监测和保护土壤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土壤环境监管正常运转较为艰难;技术能力匮乏,由于资金条件和人才条件的限制,土壤环境监测保护相应的科研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对环境保护和管理体系无法做出及时应对。


        2.3境监测技术应用不合理
        环境监测领域的高端技术种类繁多,要真正发挥每项技术的真正效用就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准确地应用于相应领域中。监测技术的应用不到位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即使仪器设备足够先进,但在使用方式及样本检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存在问题也会导致监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使本次数据分析彻底失去意义。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价值需要依赖于应用方式才能在相关项目参数的分析过程中发挥效用,进而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土壤环境的参数指标情况。
        3改进建议
        3.1完善土壤监测方法
        按实际情况适度增加土壤污染物监测种类,完善标准方法的设计。与污染控制标准和环境标准相结合,逐渐更新标准方法,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促进不同物质同时测定的高效技术发展,异位检测主要是通过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得出结果,如今赢推广精确、过程简易、可同时检测多种物质的仪器分析法和仪器联用法,不仅测试的范围扩大,而且检出限更小更精确;及时更新标准方法,使其分析方法体系更加规范完善;土壤原位监测方法是一种便捷及时、保持原环境、可大面积监测的方法,应尽可能完善原位监测方法并推广。
        3.2加强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质控检查
        精密度和准确度外部质控检查主要是对现场采集的平行样和发放的现场密码监控样进行分析评价,以验证同批次实验室分析测试结果的质量。当现场平行双样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在室内相对误差范围内,则该平行样品的精密度控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平行样品分析合格率应达到95%;当该平行样合格率<95%时,应查明不合格结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纠正。
        3.3完善土壤环境监管体系
        加强土壤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土壤环境监管制度,建立系统的环境监测网以及土壤环境质量信息系统;保障土壤监管的资金运行,形成稳定的经费运行机制;尽快提升个地方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水平;为个地方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培训监管人才,打造专业一流的土壤环境监管的人才团队;完善土壤环境相关法律,制定仙姑刚的法律、法规、规划等保障体系;大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土壤环保意识。
        3.4现场平行样比对核查
        原则上每个地块抽取不少于地块总样品数的10%的土壤平行样品,且每个地块至少采集1份。每份平行样品需要采集3个,其中2个送检测实验室,另1个送外部质量控制比对实验室。平行样应在同一深度同一位置进行采集,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应保持一致,在采样记录单中如实记录平行样编号等信息。通过现场平行样品的实验室间比对分析,监控检测实验室数据质量,评价检测机构分析结果。
        结束语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及评价工作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我国政府不仅投入大批人力、物力、财力,以提升我国土壤环境调查领域的水平,更牵头组织与发达地区的培训交流,培养更多专业人士,促进土壤环境监测评价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冉瑜.新时期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18, 49(24):234.
        [2]王兴涛,李贤波.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J].河南科技,2018(35): 145-147.
        [3]叶军.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制度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11): 113-116.
        [4].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方案[J].四川农业科技,2018(11):51.
        [5]刘霞.土壤重金属监测与土壤环境质量有效控制[J].环境与发展,2018, 30(09):128+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