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冯晴晴
(青岛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针对“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措施,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结合,在思政教育内容、形式、教育手段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形成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充分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在思政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思政工作中,并通过体验式教学、团队合作、讨论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无论在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多举措共同发力,构建全方面协力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
在当前“互联网+”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已经从传统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发展到现在开放多元的社会格局,从传统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多元立体化,这些变化都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严重挑战[1]。应对新形势的变化,急需改变当前思政育模式中偏重于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现状。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所主张的价值取向,也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插上隐形的翅膀,助其腾飞[2]。运用好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结合,形成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这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规律,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 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渗透,通过“互联网 + 思政教育”、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增进教师德育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改革措施,从而更好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创新思政教育理论和内容,革新思政教育方法,开辟教育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现代化。
图1 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基本框架
一、构建“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效结合。
积极打造“互联网+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打通线下教学与线上交流的壁垒,延伸思政教学的渠道。比如,可以选择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显性教育的切入点,通过把线下师生的互动延伸到线上进行拓展,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使学生在探索中进入教师设置的教学情景。借助网络平台,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更容易通过师生网络互动来实现隐性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利用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为契机,针对这些重大事件在网上开展专题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振奋了精神,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凝聚力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此外,还可以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网上引导。学生可通过网络与领导、老师交流、咨询、反映情况等,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使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信息,使思想教育由以前单纯“自上而下”的灌输,变成了讨论中的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为学生解惑释疑中,就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烙印深深地印入学生们的头脑中。
(1)思政教育内容上,提高互联网相关信息的思想含量、文化含量、道德含量及科技含量,应用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提高大学生识别辨认能力,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接受教育。互联网集聚文字及图片、声音传输功能于一身,极大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倾注新活力。互联网传送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广博,在全球范围流通和共享,使得各异的思潮及价值理念冲撞和交融成为可能,这深深丰富、充实了思政教育的资源。
(2)思政教育形式上,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工作不再拘泥于校内,而是走出校园、放眼未来,着眼于学生实践生活所需、立足于社会发展所需。
(3)思政教育手段上,由单向的灌输及被动接受拓展到双向、多向的交流及互动,由单调枯燥的说教、命令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感染和交流互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增进了思政教育过程的趣味性、 实效性及针对性。
二、充分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高度融合。
隐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隐含在显性教育中,而且隐藏于人们的一切活动,存在于所有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涉及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的外在硬件环境、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各科教学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要充分挖掘这些隐性教育资源,与显性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全方面协力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显性教育过程中的隐性渗透。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互联网为载体渗透到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和活动中,倡导优良的校风、班风和社会风气,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愉悦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通过量的逐步积累,引起思想发生质变,逐渐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目的。
(2)挖掘大学物质文化资源,陶冶学生的心灵。大学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建筑布局、 人文景观、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有形物态。物质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
(3)挖掘大学精神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大学精神文化是学校内部的各种社会心理环境因素构成的一种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形成学校独特的精神氛围,从不同方面影响、改变和塑造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
(4)挖掘大学行为文化资源,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时,在学生的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及科学、文化、体育活动中渗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隐性文化的表征化[3]。
三、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育德意识。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帮助教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握道德教育时机,针对学生成长特点,聚焦大学生思想关切,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起来[4],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
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当树立三种新理念:其一,教育的民主化。随着社会开放趋势不断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拘泥于教师,教育资源不再单独由教师掌控。教师应恰当调整自身位置,重树教育民主化观念,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其二,提高从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网络资源的广博性、获取信息的实效及时性,也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新途径和渠 道。教师应提高从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主动学习和掌握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功效,依靠互联网作为传播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其三,全球化意识。教师既要深刻认知互联网在促进世界变革的重要角色,也应具备互联网带动下的全球化意识,挖掘适合全球化思政教育的宣传方式及定位符号。
四、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成为“被塑造”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怎样开展,往往是老师说了算,学生缺乏存在感。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广大学生提供参与思政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机会,提高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集聚学生智慧和力量,让学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人”,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要构建完善的学生参与保障机制、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学生参与的有效进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组建学习成长团队,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能动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逐步完善学生参与途径,让学生在设计和完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学习任务中,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得到不断激发。
五、结语
在当前“互联网+”新形势下,合理利用互联网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开阔思政教育视野、推动思政教育现代化手段,打通线下教学与线上交流的壁垒,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整合高校显性教育资源与隐性教育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全方面协力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这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更加有效的育人模式,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充满正能量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章波,张翮.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实践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6):35-38.
[2]张美娜.基于互联网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175.
[3]陈梦婷.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4):68-75.
[4]丁秋怡,徐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微课教学设计改革研究——以“大学生正确逆境观的树立”微课教学设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84-87.
作者简介:赵静,1981.02,女,山东胶州, 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以及嵌入式, Email:friend_zhao@163.com.
基金项目:2019年度青岛工学院“样板党支部”专项课题(2019DZ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