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丽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校团委 广东广州 510900
摘要: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近年来,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受到在校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不错的成绩,达到了实践育人的目的,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笔者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办学特色及学生特点,研究当前独立学院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的实践模式,以便更好的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综合素质”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大学生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其目的在于号召广大在校大学生了解“三农”、服务“三农”。至此,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迅速发展,成为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延伸,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加强在校大学生与家庭、社会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时代使命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成果,承担了全国百分之三的本科生培养任务,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多样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独立学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其办学有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也有其独特性,因此独立学院通过暑期三下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可以让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提前认识社会,将自己在校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在社会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继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目的。对于全方面提升大学生能力发展,是一个良好的路径。但就研究表明,我国各个独立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开展效果还是有限,大部分独立学院存在体系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内容不够创新、专业结合不够密切等问题。无法作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发挥有效的一环,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创新独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模式,对推动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发展尤为重要,对于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组织时间最长、最集中、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的的实践活动,从团中央发布文件开始,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已经逐渐成熟,组织体系已经日益成熟,组织规模逐渐扩大,实践成效日益明显,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学院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摸索前进,在省级、市级项目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其工作开展中也存在了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顶层设计方案亟需创新。
独立学院的设置时间比一般本科大学晚,社会实践工作起步较之慢。在学校层面,部分独立学院未能按照学院自身情况和学生专业特色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而是直接照搬团省委、团市委下发的文件通知,导致每一年的社会实践主题大同小异,缺乏独特性。对于二级系,缺少树立品牌项目的意识,存在同一实践类型活动或单一活动,浪费了人力物力,没有凸显自己的特色。比如常见的实践方式是到相对比较落后的小学进行义教、到农村地区进行调研活动等,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紧密联系。难以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知行合一,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
2、实践机制亟需完善。
部分独立学院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缺乏完善的实践机制。所谓的实践机制包括奖励机制、考核机制、管理机制。要想社会实践成效明显,达到育人目的,必须有完善的机制体系、强大的组织领导架构、足够的经费投入、高效的奖励机制。虽然大学生已经接受了十几年的素质教育,其综合素质能力较高,但独立学院的学生比较缺乏一定的毅力跟自觉性,加之缺乏完善的实践机制,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稍显被动。由于缺乏高效的奖励机制,其带动参与实践的老师多为年级辅导员,专业老师参与度较低,在带领学生完成专业领域的工作时力不从心。同时,对于实践后期的总结工作,通常只是注重参与人数、实践时间、实践地等各方面量的统计,没有利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缺少实践成果交流,对于最后产生的实践成果转化率较低,学生未能与所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忽视质的变化。
3、缺乏有效组织、实践基地及经费有限。
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校团委及学生组织发起的,面对的实践群体多为在校学生活动表现优秀的、个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造成参与人数单一、实践群体受限的情况。同时,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时,存在每年一换社会实践基地的情况,并且,每年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地遍布全国各地,管理起来难度较大。缺乏连续规范的社会实践基地、管理难度大,对于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会大打折扣,对实践研究的连贯性与持续性也会有所影响。另外,独立学院开展社会实践经费来源主要是学院支持以及各个服务队拉赞助所得,经费有限难以支持实践活动更好的持续开展。
二、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独立学院开展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育人,培养合格人才。
(1)做好顶层设计,做到多方联动,资源整合。学院党委给予政策指导,思政部结合课程精准出题,学生处号召扶贫扶志,团委具体组织实施落实,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性,政治性,服务性,做到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针对独立学院办学特点,顶层时给出指导方案,培养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对品牌项目不断进行打磨完善,成为独立学院的招牌。
(2)完善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规章制度。构建科学社会实践机制。结合独立学院特色,出台《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社会实践媒体对接制度》、《社会实践指导手册》等制度,让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文可依,有理可据。
独立学院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构建积极地奖励机制,调动各个方面对社会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针对教师层面,可以考虑将职称评定、晋升资格纳入教师奖励机制。学生层面,可以将志愿服务时数与第二课堂成绩单挂钩,达到一定的志愿时数可以兑换学分,将志愿服务作为推优入党、评先评优的考虑因素。通过各个方案的机制建设,充分保证学生与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让社会实践的效果落到实处。
(3)规范实践基地,建立一批稳定、有效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
加强机制与阵地建设,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加强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稳定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大学生社 会实践的稳定性、长期性及有效性。独立学院应结合在 校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与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创建以“岗位体验” 为内容的新的实践模式,不断挖掘实践基地的发展潜力 和培养潜力。建立一批适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形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长期性、稳定性及有效性。
(4)建立“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并制定相关经费使用规定。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都会面临经费不足问题,经费不足难以开展相关活动,独立学院设专项经费,为社会“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保驾护航,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扶持重点团队、灯塔团队外出实践活动、奖励优秀实践团队及个人、成果等,路费报销及购买保险等。
(5)建立独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讲师团,为社会实践提供稳定、优质的理论指导。独立学院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构建积极地奖励机制,调动各个方面对社会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针对教师层面,可以考虑将职称评定、晋升资格纳入教师奖励机制。打造一批有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保证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富有成效、成果具有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能有所提高、专业知识能得到有效实践。
(6)建立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学分制。独立学院不仅要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列入学校发展规划,还纳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规定学分和学时。同时鼓励独立学院将社会实践学时转化成学分,激励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创新研究点思考
1、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形式上要创新,内容上也要进行创新研究。
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社会实践形式是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更加丰富的创新创造能力,不仅形式上要进行转变,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的大胆的创新、去开拓实践新内容。
(1)与专业知识上的创新实践。学生在学院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最终是要运用到日后的工作实践中,独立学院在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时,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让课本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
(2)与红色专项暑期社会实践的创新实践。当代大学生在高校中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作为独立学院而言,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是非常重要的,以重温青年知识份子走过的正确道理、以青年大学习为主题、学习优秀青年榜样,深入开展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独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创新研究。
独立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候,在内容上要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及时事热点,还要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独立学院本身适合的课程体系,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工作,项目化运作已经成为各个独立学院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参考模式。各个独立学院在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时,可以将社会实践工作项目化运作,先进行项目申报、评审,随后面向全院征集项目成员,学院团委对各个项目进行监督考核。对优秀项目予以经费等各个方面的支持。
四、结语。
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独立学院育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大学生增长知识才干的途径,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渠道,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载体。为了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独立学院不仅需要强化组织建设,依托相应的实践基地,还需要在长效机制的保障下,对社会实践形式及内容进行创新,打造品牌项目。独立学院要不断创新学习,做好社会实践工作,保障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教育、得到锻炼、增长见识,促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侃,钱超. 高校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现状研究与改进对策——以嘉兴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3):36-37.
[2]弋甸园. 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西安外国语大学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9):452.
[3]李生萍.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探析[J]. 劳动保障世界,2015(36):24+26.
[4]王义全. 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现状及对策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8):89-90.
[5]田文婷,黄海.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创新研究——以湖南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为例[J]. 科技资讯,2017,15(34):214+216.
[6]牛少轩. 新时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析[J]. 才智,2019(18):82.
[7]常海亮.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8]唐艳,吴杰,张龄润,李娜. 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3):48-49.
[9]孙嘉萱.浅谈独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发展及创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5):47-48.
作者简介:张佳丽,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团委专职团干(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调查研究立项课题“独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HRGQTZD2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