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对求职途径的偏好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4期   作者:简颖欣
[导读] 如今,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本身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快速学习和适应新兴技术
        简颖欣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省广州市
一、研究背景
        如今,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本身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快速学习和适应新兴技术。此外,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和学术比赛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然而,高校学生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弊病,他们的求职观念更偏功利化,在选择就业岗位常以高薪酬作为求职的风向标。同时,由于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校学生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春秋招聘。[1]
        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采用社会调查的形式,综合各项因素,利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19年第四季度针对广东财经大学(佛山分校为主)大一至大四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有效数据进一步分析,寻找高校学生对求职途径的偏好原因,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多种方法。

二、高校学生对各大求职途径的偏好性

        在正式投放问卷之前,我们做出了相关假设。考虑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我们猜测高校学生更偏向网上求职。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网上求职、参加大型招聘会以及寻求熟人帮助这三种途径成为了高校学生求职的主要选择,分别达65.29%、56.27%、49.02%。
        从数据中可得,高校学生更青睐网上求职和参加招聘会,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是,高校学生竟十分愿意寻求熟人帮助。

四、网上求职的利弊对偏好性的影响
        
        在调查中,高校学生最愿意通过网上求职去获得工作岗位。
        通过网络,高校学生可足不出户,只要浏览各招聘网站,便能轻松得知许多招聘信息;与此同时,不断细化功能的APP也应运而生,通过它们,简历投递以及线下面试的申请变得简单有效。因此,传递信息速度快、网络交流便捷、成本低的网上求职,吸引了无数高校学生。
        然而,网上求职毕竟是新生事物,虽然它高效,但作为一个并不成熟的体系存在,高校学生在使用它的时候,还是会谨慎考虑其安全性。[2]毕竟,在决定自己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保守投资者。因此,面对网上求职,大部分人会考虑招聘信息是否良莠不齐,而不太在意整个求职过程是否需要公平性这样的问题。

五、参加招聘会的优缺点对偏好性的影响
        
        每年举办的春秋招会,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大型的求职平台。由数据比对可得,愿意参加招聘会的学生,更多是因为招聘会的选择多,除此之外,参加招聘会能使自身得到锻炼也是一大原因。
        然而,参加招聘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当今社会 “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不难得知,这背后的是招聘岗位与求职者之间日益深化的供需矛盾。[3]虽然招聘岗位多,但求职者也不少,更何况一些招聘会的竞争人数多到可以使许多高校学生望而止步。再加上每年校招举办的次数少,机会有限,这也使大部分学生无法偏爱招聘会。
                                      
六、通过熟人推荐的优缺点对偏好性的影响

        在调查中,接近半数的调查者能够接受熟人推荐求职。这似乎与高校学生寻找工作的普遍印象有出入,一般认为,高校学生应当有能力和有意识自食其力。
        然而,通过进一步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倾向选择熟人推荐去就职,是因为熟人提供的工作岗位往往是可靠有保障的;而有22.16%的人认为,熟人的推荐能在自身工作过程中得到支持;还有16.47%的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其更快入职。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愿意通过熟人推荐入职,并不只是想逃避求职压力,而可能是因为熟人的帮助可使其更快从就业竞争中胜出。
        诚然,熟人推荐的工作具有一定保障。熟人推荐的工作,其薪资水平必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样,工作也有一定的稳定性,这里的稳定性是指通过实习期,甚至是跳过实习期正式入职。
        然而,熟人推荐入职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出现被推荐者的能力与工作不匹配,其原因之一就是此类高校学生自身的人力资本相对较低,求职只求快速找到工作,而忽略自身能力问题。[4]
        再者,通过熟人推荐入职,意味着工作与熟人隐形挂钩,刚入职的高校学生作为新生血液,造成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指标要求高[5],且经常被要求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除此之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受熟人关注,从而对其形成较大压力。再者,能通过熟人介绍直接进去的公司,常常会出现人浮于事和招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影响实际工作效率。

七、从大一到大四的偏好性分析

        从大一到大四的数据来看,高校学生对于网上求职的偏好占比较高,其中大四的占比尤为突出,原因是大四学生是在四个群体中对就业最具急迫感的群体,他们对求职的高效性要求也是最高的。
        同样的,由于参加春秋校招的多为大四学生,所以大四学生对招聘会的认可也是四个群体中最高的,因为比起其他群体,大四学生更了解春秋校招,也更希望能在毕业前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找到合适的岗位。
        但预期之外,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于熟人推荐的求职途径偏好整体偏高。其原因是,从大一到大四,高校学生对于它入职方便的特点逐渐趋于认同,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对于趋向饱和的求职市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但从数据上看(如下图),大一到大三学生普遍认为就职公司人浮于事才是熟人推荐就职的最大弊端,而大四学生却认为最大弊端是能力与工作不相匹配的现象,该原因是大四学生对于求职途径已有更成熟的看法,同时也更希望能在工作中用到自己所沉淀的知识,故他们会更看重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度。
                                   

八、结论及建议

        该调查的最终目的是深化高校学生对求职途径的内在理解,促使其做到从现实出发选择合适的求职途径。
        我们知道,高校和家庭还可以为高校学生求职添砖加瓦。所以在了解了高校学生的求职偏好选择后,高校和家庭就能有针对性地帮助高校学生就职。
        故可从高校学生、高校和家庭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1.对高校学生:
        学生在选择任何求职途径都需要仔细甄别用人单位提供的招聘信息。在求职中,高校学生要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跟风投递简历。
        高校学生应专注于自己就读专业的知识内容,克服自身惰性,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同时可积极参与校内专业性强的比赛,在学业与比赛中不断增强自身专业能力。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从而锻炼自身社交能力,为日后求职就业奠定基础。
        高校学生应在生活实践中不断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使自己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迅速调整状态。

2.对高校:
        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平台,不能只将目光放在校招会上。高校是否能构建一个更加有利于学生了解就业渠道、获得就业咨询的线上平台,决定了学生能否更好地认识就业。
        加强对学生的课业考核,提高对学生的学业标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应当多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
    充分发挥校企的作用,为高校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并针对高校学生的具体问题提供正确指导,使高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为将来正式就业做准备。[6]

3.对家长:
        充分给予高校学生理解和包容,及时疏通学生的压抑心理状态。
        参与到学生的求职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适时提供意见和建议。
        及时与高校沟通,并与高校形成更好配合,促进高校学生有效就业。


参 考 文 献
[1]文继群,庄大昌,吴琪.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求职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26):124-125+130.
[2]张曼曼,许佳.关于高校学生网络求职的调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06):108-109+45.
[3]魏铭亮.高校校园专场招聘会困境与对策探析——以L大学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27(02):130-132.
[4]杨弘博,胡平,时琛程.高校学生求职途径影响因素中社会网络的中介作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7(09):82-90.
[5] 杨继芳.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入职初期工作压力调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406-407.
[6]朱平,杨宝梅,唐成.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0):149-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