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与诗经的教学 ——客家山歌对《诗经》的传承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4期   作者: 李妙文
[导读] 作为我国诗词文化的开山鼻祖,《诗经》在当前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
        李妙文
        广东省兴宁市胜青学校   
        摘要:作为我国诗词文化的开山鼻祖,《诗经》在当前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作为最早的文化形式之一,《诗经》从情感、生活、思想等角度发起表达活动,在体现先人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代的思想素质。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育活动提出相关教育问题,思考如何在全新的文化体系下,将客家山歌与《诗经》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探究客家山歌对于《诗经》的传承意义。
        关键词:客家山歌;《诗经》;传承;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诗经》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在向学生展示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五百年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在以独特的情感价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意识。作为基于情感发展而来的文学艺术,诗歌被视为文字与情感的升华。如何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客家歌谣优化相关教学活动,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客家歌谣与《诗经》的文化特点
        大部分教师都无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妥善导入客家歌谣。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认为,教学活动应该围绕教学材料展开,忽略了民族文化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价值。结合当前的文化内涵来看,客家歌谣与《诗经》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歌谣是基于生产生活发展而来的口头文化,其孕育及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有文化产物的影响,结合当前的文化教育活动来看,客家山歌在传承《诗经》文化的同时,也孕育了本土特色,并通过《诗经》的引导建立了独属于自身的文化体系[1]。从表达内容来看,《诗经》中的《风》从各地民歌中广泛取材,其文学造诣最高,对于《诗经》整体文化价值的影响也最为明显。
        在《诗经》中,歌颂爱情、歌颂劳动、怀念故土、反抗压迫等题材并不少见,人文素质与人文情感达到顶峰,《诗经》以文化教育为跳板,对生活进行加工。而在客家民谣中,优美起源的声音在扁担上、茶桌上不断飘荡,向读者展示出客家生活的本真面貌,折射出多姿多彩的客家生活。其所强调的核心在于广博的社会内容。将富有乡土气息与富有文化意味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必将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更多灵感。
        二、如何利用客家山歌优化《诗经》教学
        (一)凸显文化内涵,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永远是推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第一动力。将客家山歌融入到《诗经》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做好情感奠基工作,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学习有关文化知识。但结合当前的教育活动来看,客家山歌与《诗经》之间相互排斥,二者虽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文化联系,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能针对其文化内涵发起相关教学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客家山歌作为独立的教学材料进入到初中语文课堂当中,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发展。
        教师针对客家山歌的文化内涵、《诗经》的文化内涵发起教学工作,依靠不同文化体系的相互配合,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文化知识[2]。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关雎》的相关教学为例,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作者在描写关雎鸟的相依偎的同时,毫不掩饰的表现了君子对于淑女的渴慕之情。这与客家山歌中的“心肝妹唉”“同志哥呦”的呼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河边柳树叶拖拖/妹掀衫尾郎贴坐/阿哥问妹恋唔恋/低头含笑肯过多",这首山歌借柳树营造温馨的情恋氛围,贴切自然。


        教师可向学生导入相应的客家民歌,构建风格独特的教学课堂——一方面,是客家民歌对热烈的男女之情的描述,对真挚爱情的歌颂,另一方面,是《诗经》中风度翩翩的公子对窈窕淑女的仰慕。以情感为线索,学生能够在富有文化气息、富有情感气息的环境中掌握有关教育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意识。
        (二)挖掘情感内涵,培养学生思维
        客家民族开放热情,其毫不避讳的利用语言、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这与《诗经》的创作价值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在《诗经》中,为表达情感发展而来的教学材料随处可见。教师可针对不同材料优化教学方案,在深入挖掘教学材料的情感内涵的同时,将文化、情感两大材料结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内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蒹葭》的相关学习的为例,相较于《关雎》的激情热烈,蒹葭以更为含蓄委婉的方式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营造了一个“求而不得”的痴情形象。教师可将客家民歌中的相关体裁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依靠强烈的情感展示,加深学生对于《蒹葭》的理解。以客家山歌:《送郎调》为例,该山歌从生活入手,展示了红军战士李才莲与其发妻池育华之间的真挚情感,在新婚第三天,李才莲扛起行李奔赴前线,而池育华守着李才莲送给他的一面镜子度过了漫长的七十年。教师可针对《送郎调》与《蒹葭》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情感发起教学工作:从文章的不同表达体系入手,将客家山歌与《蒹葭》改编为不同的情感故事,帮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更为生动的情感世界。此下所谓:正月过了二月来,处处花园有花开。别处有花涯吾采,此树无花等到开。(山歌)
        (三)发起多元探究,推动能力发展
        客家山歌中不仅包含着对美好情感的赞颂,也包含着对命运不公的反抗[3]。该类体裁在《诗经》中也较为常见。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针对《诗经》中的有关材料发起教学探究任务,在对教学材料的核心情感进行解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使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
        以《诗经》中的《卫风·伯希》为例: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这是对情郎哥哥的怀念,在情郎奔赴战场之后,我的头发简直成了草窝。而“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则表现了对战争的怨恨:我不是没有可以涂抹的胭脂水粉啊,可我打扮了又能给谁去看呢?而在客家山歌中,对于战争的控诉则不甚明显:鸡啼三遍月影斜,千言万语一句话:阿妹送哥上前线,等你回来再成家。其营造了一个依依不舍但又分外坚强的小女人形象。针对有关材料的表达特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发起探究活动,思考不同的情感表达体系下,社会环境对于文化体系所产生的影响。《诗经》中折射出了复杂的社会环境,针对《诗经》的教学活动不应局限在课堂之内,教师应将《诗经》与外界文化材料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全新的文化积累机会。
        结语:
        客家山歌以独特的文化形式影响着《诗经》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其又以独特的情怀影响着文化教育工作,教师应建立新的教学格局,帮助学生在思考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文化概念,提升学生的语文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濯巾. 客家山歌:《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J]. 神州民俗, 2009, 000(005):16-16.
        [2]江剑锋. 漫谈客家山歌[J]. 闽西史志, 2001.
        [3]邓青. 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J]. 艺海, 2013(06):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