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军
山东省五莲县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海学校262306
摘要:我国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中学科加强德育渗透和体验,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强调德育放在首位。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好体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心理,诱导学生健康成长。下面就教学中几点体验,谈一下浅显认识。
关键词:体检教学;提升;德育
生活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自己发展、社会形象影响深远。品德优秀、智力弱对社会最多是负担,品德低劣、智力优秀,思想、心理问题往往危害自身,进而极有可能危害社会。一个人好的品德修养、情感体验、情感养成则会优化自我教育、优化社会风气,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
分析学情,确定目标。当我们接触学生的的时候,非常想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业有成。事实上,我们的想法与学生实际有极大的差距。许多教师重视知识教学,淡化、弱化德育工作,缺乏必要的、持续的品德引导、心理诱导,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处境,结果工作处于两难之地。学生素养发展是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以及智力的融合发展、交错影响的过程。积极的因素在初始阶段让我们很兴奋: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发现有些同学思想与行为趋向消极,学习目标消迷茫,目标消极让他们失去前进动力,学习懈怠,违纪严重,行为恶劣。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心理、思想变化多样、迅速。部分家长与教师缺少必要的、正确的思想引导、示范、教育,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分辨能力低,从众好奇心理严重,目标不明确,缺少必要的积极体验,难以获得积极、有效的德育感悟。学习积极性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积极体验、感悟,使学生发展动力持续、强劲;在不良体验沉积中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失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很好利用利用教学资源,结合学情,建构学生感悟情境,设计各种积极体验,引导思考行为,优化意识习惯,推动人格健康发展。
引导体验,多元感悟。学生发展事实说明,思想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思想的教育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感悟、感性认识,是他对客观世界的心理体验,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随之出现新的感悟和欲望。这也证明了我们与学生初始认识与发展过程体验出现了极大偏差,说教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引导或教育。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实际情境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增加学生体验,升华感悟,提升品质。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应该是多角度的: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分析学生思维逻辑,借助评价机制,进行小周期、多循环、长性化评价,加强积极体验引导、分析,提升理性认识,升华情感体验,优化意识习惯。评价重视学生日常生活品德评价,利用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体验学习活动,诱导思维,培养正确的心理与目标习惯。例如,我们学校利用“七星评价”体系,将生活、交往、特长等融入评价,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不是学习的工具,而是积极、应该全面发展的人,是自尊和他尊、尊他的主体,认识到做人的首要性。学生真正感悟往往是基于自身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起来的体验,而不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体验,学生体验的所谓情感是一种形象化的升华。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积影响教育、促进智育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在体验中感悟到自己的真实性、客观性、存在感,认识到自己对集体、同学、家长、老师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行为,良性发展,成为一位真正合格的中学生。
融于学习,升华生活。由于学生心理、思维等方面的多样性、特殊性,很多同学身上存在的缺点或者不好的习惯,在校难以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在家又缺乏良好的环境熏陶,难以接受积极而科学的引导。建构主义者认为,任何事情在学生接收之前,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这需要我们从多角度给同学们分析学习生活的目标,指引、认识初中阶段不仅是人生学习的一个转折阶段,也是人生生活的一段关键期,需要把学习和人身修养作为生活主旋律。因此,我们提出成材先成人,既成材更要成人的重要目标。教学中,我们结合我国人口和科教方面的国情,指出我国国民素质的现状与后果,给学生以使命感;分析我国人口、教育、科技、择业形势,认识自己在学业上的希望和出路,引导他们学习立身,并为此目标去努力拼搏。为达此目标,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结合情境,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做一个自信自尊的人;磨练个人意志,培养良好习惯,做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在教学中,不以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不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我们以学生的经验为背景,让他们来分析、判断知识的合理性,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体验、感悟,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例如我们利用礼貌对话教学中内容,利用一人到美国居住,不小心踩到一女士脚上,道歉时欲说“对不起,你杀了我吧!”结果将“please kill me”说成“please kiss me”,因为语言表达错误,险些造成误会。表演中,学生体验到体验尊重与被尊重、及学习低下的后果,认识交流中文明礼貌的重要性,特别是准确学习的必要性。通教学情境体验,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学习,提高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没有简单的压制,却让学生对学习有了一定新的认识,认识到学习对自己提升素养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其生活,从其生活体验出发,引导他们理性认识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激发出他们内心的善良、激情和向上的品质。
诱导深入,优化习惯。落实学生学习常规要求,从常规建构、深化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认识细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为此,我们结合学科素养教育要求,设计体验情境,激励、引导他们认识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从细节着手,加强自身品德修养。课堂上利用生活小事,结合文明礼貌用语,设计场景,比较、认识要讲文明礼貌,告别粗俗和脏话,体现知行融合;结合“read”,阅读美文,欣赏、感悟内涵,明白要培养美好情感,多读积极向上的书,培养生活热情;学习“study、work hard”,模拟图文,感悟、比较,引导认识要磨练个人意志,敢于直面困难;运用“to fall sick;to be sick;to be ill”,引发讨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锻炼毅力;运用“time、tomorrow 、future”学习,思考怎样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勇于改正不良习惯,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德育不是由教师把问题原有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寻找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设计情境,引发体验、感悟,由学生自己体验认识,诱导行为,循序渐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服务学习。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对学情的理解和教材的把握,有机整合,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事物的意义,诱导思维与行为,延伸内涵,生成有力的德育点,推动学生在内心产生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欲望,实现知行统一。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深入剖析教学中蕴含的体验点,设计情境,引导方向,可以很好地诱导学生全面成长。我们要本着关心每个学生的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增加学生体验,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作者简介:刘祥军(1970.12.14-)男,汉族,吉林省桦甸市,高级教师,职位: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