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忠
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 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已经和传统时代不同,社会对于新能源产业愈发地重视,新能源产品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不同,导致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必然要发生变革。本文针对中职院校教育中,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为今后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想。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中职院校教育
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物质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改变,近几年私家车的数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代步工具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汽车尾气的污染,汽车尾气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短缺和尾气污染的问题,也符合国家一直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上升,这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产生缺口,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目前,各中职院校都设置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只有加强中职院校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具有维修技术的专业人才。
1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呈现出逐年飙升的态势,城市道路拥挤,汽车尾气严重超标,空气和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天持续漫长,这不仅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也严重制约了国家的未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汽车能源为汽车提供新动力是为实现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利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代替原有装置结构,可为我国汽车动力生产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迫于能源的不可再生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迫在眉睫,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也已倾向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我国汽车工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当中去,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虽然目前受到科技水平和价格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无法得到普及,要想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利用率,我国必须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
2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措施
2.1课程设置合理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目前,各大中职院校都已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科学合理的设置相关课程必须围绕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一方面是理论知识课程的开展,另一方面是实践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对于理论知识的课程要进行科学的调整,以达到提高所有学生基础专业水平的目的,对于实践课程的设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该专业人才设置实践课程时可由学院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要求院方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新能源汽车装置,例如动力装置、驱动等,并指导学生及时对新时期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动向和前景进行全面了解,确保自身更加满足于现代社会需求,一方面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综合水平,另一方面可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留住人才。
2.2提供专业的教学设施,招募专业教师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学校在构建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准备专业的教学设施器材。从新能源汽车行业角度来说,学校应该配备当前社会上主要的三种新能源汽车类型,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动力汽车。
并基于这三种主要类型,配置相关设备及其对应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从学校教学角度来说,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之“新”,要求学校在实行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学校需配备专业的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打造一个健全的、完善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同时,学校应积极招募具备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并打造完善的教师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准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学教材资料。
2.3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不用于其它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中职院校在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多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鼓励学生多到相关企业或者汽车维修车间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驱动等等,把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维修实践中去,进而达到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另外,中职院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去相关企业实践学习的机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有条件的学院还应该建设维修实践基地,让学生足不出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不足并提出改正,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4校企合作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建模式,通过与企业的联系,做到紧跟行业需求,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和企业一同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是行业企业,那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若是有行业企业的加入,让学校与企业共享师资和培训基地,吸引企业实时跟进人才培养过程。这首先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提供场所,让学生做到在真实的环境下,提升社会经验,让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时不慌张。其次,企业跟进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利于及时招募优秀人才。企业和学校和深度合作,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场合,也有利于今后学生工作的安排。做到不让优秀人才无工作可为,不让优秀企业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2.5依据岗位分析,确定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我国的职业人才在就业当中,资格证书是除了实际工作情况外最能证明自身工作能力凭证,因此,院校要分析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在未来就业当中需要用到的资格证书,并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考取资格证书的能力,而且,院校要积极的鼓励本校学生参加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提升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3结语
随着社会的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日渐壮大,社会对于具备专业素质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中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院校,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合理配置实践教学的时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提供专业的教学设施并招募专业教师来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必俊.浅谈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J].科技风,2020,(4):153.
[2]金伟.略谈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建设[J].时代汽车,2018,(9):49-50.
[3]姜丽娟.略谈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建设[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z1):48-49.
[4]王吉敏.中职五年制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初探[J].中国培训,2018,000(005):P.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