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4期   作者:熊君灵
[导读] 针对社会的教育体系,中职教学阶段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
        熊君灵
        桑植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针对社会的教育体系,中职教学阶段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针对中职学生,如何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其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来进行培养,使中职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中职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目前中职教学在发展过程当中体现出的一些心理问题,对中职学生的生活和就业以及日常学习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针对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教育路径进行分析,是目前相关教育行业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中职生;中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的身心和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疑惑。随着中职学生的学习内容由传统普通的教育转向职业性的教育,企业发展方向转向就业,中职学生在对于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心理疑惑,导致他们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于中职学生的发展来说存在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其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其进行教育路径的完善[1]。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心理问题
        通常来说,中职学生是中考成绩不佳的学生,他们会在学习方面体现出一定的自卑感。中职的教育方式和普通初中教育方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养成十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中职学校之后,面对相当复杂的一些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操作训练,感觉难以消化和适应,成绩会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努力,并且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也没有培养形成,这对于中职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际交往问题
        在中职学生完成了职业教育之后,就需要面临择业和就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实际中,在目前的中职教学过程当中体现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现象。中职学生会更多地体现出自卑和任性的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在从前的义务教育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处于学习中的劣势,成长期的学习否定导致他们的自信心受挫,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由于自己的受挫而出现紧张和自卑的情绪,同时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愿意分享和合作,也没有形成换位思考的思想体系,导致中职学生在这普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心理问题[2]。
(三)情绪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通常来说自控能力比较差,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理特点产生转变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精神方面希望摆脱别人的束缚,能够自主地行动和待人接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通过个人的主观判断,在行为方式方面体现出冲动性,容易在情绪方面变化,出现偏激的行为以及逆反心。

除此之外,中职学生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弱,在现代社会的激烈市场竞争当中,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中职学生会认为自身学历和综合能力差,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而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另外,他们对于生活中的逆境没有充分的准备,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会觉得难以忍受,产生厌世的心理。近些年来,关于中职学校中时常发生的学生离校出走、自动退学等事件频繁发生,都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控制不良好的体现,这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化解,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阻碍其健康发展。
二、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教育路径
(一)需要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学校方面来说,要加强其在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结合各个不同的专业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比如说专业技能竞赛、文体表演以及社会性实践等活动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有效交流,并让学生们在学校中能够充分发挥兴趣特长以及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自信心,为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正确、健康的心理[2]。
(二)建设和谐的班集体
        针对班集体的氛围来说,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出信任、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心理需求,帮助学生能够应对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各种紧张和心理压力。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氛围的建设来为学生们构建一个更加精神健康、文明的氛围,有利于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加强集体之间的凝聚力,构建出更加和谐的学生关系,促进学生之间更加团结、友爱[3]。
(三)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充分关注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发育情况
        对此要适当地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展开适当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们丰富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年龄阶段出现的逆反心理是正常的,对此应当怎样去进行调节和转化,帮助学生更好地转化自身的一些不良情绪,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促进学生正常、完善人格的形成,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4]。
结语:
        在目前我国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仍然体现出较为严重的问题,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难以形成相对应的正确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不利于学生未来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此,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设,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心理观念,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东,陈蕃.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处理机制现状、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2:94-95.
[2]陈圣雄.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7,10:135.
[3]何永东,任家树,卫萍.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3401:137-144.
[4]张译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探索[J].职业,2017,21:106-107.
作者简介:熊君灵(1970 .3-)籍贯: 湖南桑植,性别 :男  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子技术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