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初中化学教学与众不同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4期   作者:钱波
[导读] 在初中阶段,初中化学课程内容的教学要考虑到课程设计的特殊性,以实现提升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最终目标
        钱波
        江苏省运河中学初中 221300
        【摘 要】在初中阶段,初中化学课程内容的教学要考虑到课程设计的特殊性,以实现提升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最终目标。为此,教育界近年来研究提出将思维导图教育模型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学者提出可以根据生活实例创建思维导图模型,根据化学实验实施指导原则,借助多媒体工具创建优质的化学学习环境,并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组织学生全面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非常适合初中化学教学主题,适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指导,激发学生提升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化学主题的基础知识框架。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初中化学应奠定学生学习基础,确保学生后续化学科目学习。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1思维导图应用可行性分析
        思维导图可以首先开发学生大脑的潜意识,组织学生所学内容的各类零散信息,并提高学生学习和认知知识的能力。思维导图和教育活动的结合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思维导图已应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最终教育效果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充分体现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初中化学教育状况
        初中化学课程仅面向于初三学生,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化学学科较为基础的内容和知识,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基础化学知识。当前我国初中化学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教师在化学课程中进行教育时,仅仅采用理论上的教育指导策略,并要求学生机械性记忆化学知识,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压力,而且实际的化学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3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生活化知识教学
        作者认为,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教授思维导图时,有必要寻找到思维导图介入教学活动的切入点,通过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入,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帮助进行思维导图教学工作,为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化学教育活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化学学习情况以及化学的核心能力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实例作为思维导图教学的引子和铺垫。所采用的生活化案例与所有学生都息息相关,并随着生活案例进行扩展和延伸,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学习动机,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导图的教育活动,创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环境,并提高课堂综合教育的质量。
        例如,当教授“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章时,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相关的生活实例来设计思维导图的地图方案。并设计一个化学问题,以指导学生独立探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中有哪些有机化合物”,根据化学问题的指导,学生们独立预习和学习课本内容,以大致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化学定义。其次,老师指导学生自行辨别哪些有机化合物并阐述自己判断的原因。

通过不断对生活化案例的了解和探索,学生可以积极地学习化学的内容,有效地记住和理解化学课程的内容,并提出新的化学问题。最后,基于生活化示例还可以进行延伸,旨在鼓励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本章中所有化学内容之后,他们应该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内容的记忆效果。创建思维导图后,学生可以更加清淅的查看和合并相关内容,通过创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合理地对所学化学成分进行分组分类,同时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漏洞,以补充学习内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图学习思维,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构建思维导图。教师以生活化内容为例,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可以更具积极性,教并提高学生化学学科学习的主观性,以加强化学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增强化学的整体学习效果,在创建思维导图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教师的教学工作方法偏离了化学实验指导的教学重心,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或缩短了实验指导教学课程时间,不能展现化学实验教学应有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和理解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某些化学物质属于微观领域,因此学生无法直接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化学实验教学,教室要充分督促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变化,配合化学课程所学知识和自身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内容的可靠性。在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确保学生操作规范安全,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独立练习的空间,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化学实验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笔者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充分结合思维导图,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强化化学实验要求和所设计的各种化学知识,让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改善和优化思维导图的内容,并提高学生化学课程的综合学习效率,改善化学实验和基础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基于化学实验创建思维导图,并在好奇心和实践实践的驱动下,建立科学而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溶解现象”时,老师将教通过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分散等内容,保障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本章的指导设计化学实验的主题:如粗盐纯化实验等。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内容的质量,教师组织构建学习实验小组,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指导他们选择相应的实验主题。此外,还设计了相关的实验室程序,围绕任务的每个步骤猜测实验的结果,并建立相应的化学实验类型的思维导图。小组学习可确保所有学生参与实验实践,并且所有学生都需要创建自己的化学思维图。最后,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共享和交换思维导图上的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每个学生的思维导图都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可以拓宽他们在构建思维导图上的视野,将所学知识和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不断整合和深化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结语】
        总体而言,利用思维导图方法可以组织学生全面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值得应用于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赵国华.例谈初中化学教师创新试题的命制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7(01):54-59
[2]朱国定.例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试题命制[J].化学教与学,2017(11):50-53
[3]魏军.例析初中化学试题命制的评价导向[J].化学教与学,2018(03):6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