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4期   作者:何晖
[导读]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多数体育教师着重关注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至于学生由于未能认知到体育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对体育活动产生的浓浓的抵触情绪
        何晖
        西安市雁塔区木塔寨小学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多数体育教师着重关注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的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至于学生由于未能认知到体育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对体育活动产生的浓浓的抵触情绪。针对这个问题,体育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融入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体育运动,从而在不断学习中,逐渐体会体育的魅力所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长远意义,那就是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随后,从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熏陶和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两方面,分析了可以融入的路径,以求能给体育教师一些深思。
        关键词:思想品德;小学体育;教学过程;融入路径。
        引言: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体育教育中融入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从此养成不怕吃苦不怕艰辛的优良品质,为以后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奠定坚实的体育基础;还可以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逐渐养成遵守各种纪律的良好习惯,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老师需要运用多种有效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将思想品德的内容融入其中,以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1.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长远意义。
        对学生实施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在诸多的体育运动中,逐渐体会到体育的重要性以及乐趣,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长此以往,实现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体育启蒙阶段,其心智还尚未成熟,因此面对相对枯燥的体育动作,会本能的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以及积累,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融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变小学生对于体育的看法,从而意识到体育对于自己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将会促使他们以自觉主动的态度面对体育内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融入策略,以便能让孩子在思想品德教育中,逐渐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为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坚实的体育基础以及思想品德基础[1]。
        2.融入路径。
        2.1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的熏陶。
        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向他们讲述体育运动对于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与意义,以便他们能够正确的看待体育锻炼,自觉抵制逃避情绪;也可以向学生讲述革命家、伟人们与体育有关的锻炼事件,以便学生能够在偶像的激励下,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与缺点,从而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长此以往,实现思想素养与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还可以讲述我国体育的进程,又或者是体育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而不断奋斗的故事,比如中国女排的奋斗史,以此来激烈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2]。
        部分孩子在听完这些伟人故事或者是体育历程时,不免会对体育运动产生狂热的情绪,从而加强体育锻炼。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体育锻炼要符合自然规律,不然就有可能阻碍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加强体育锻炼的方式要科学,如此才能既提高身体素质,又缓解学习压力。
        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把握孩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符合他们认知的体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思想品德的教育,以便学生能够在适宜的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比如,在学习“垒球投掷”一课时,若是单纯的让学习练习投掷垒球,学生不免会觉得无趣,这样一来,对于体育课程中的思想品德内容,自然也就缺乏了兴趣。即便是再高明的老师,面对一群兴致缺缺的孩子,也是无法施展其拳脚的。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怎么激发呢?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小学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重,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完全可以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设置符合他们心理的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投弹炸碉堡”的游戏——在投掷区画上一条界限,在投掷6米或者是更远的地方画上碉堡的图形,然后在碉堡上放置一个颜色相对明亮可以一眼就被学生看到的标志性物品,让学生利用投掷垒球的方式,来“炸掉”碉堡上的物品。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炸碉堡”比赛[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以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有效的激发,从而自觉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对于表现稍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进行身体方面的惩罚,比如进行俯卧撑或者是仰卧起坐等等,同时也有给予合适的鼓励,以便他们知耻而后勇,从此立下要把垒球学好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体育课堂上融入爱国主义精神时,教师要注重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他们的心理特征,来设置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在获得良好体育的效果时,还能逐渐拥有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2.2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当今世界上,如果你想拥有更好的成就,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拥有集体主义精神。因为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让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凭一人,是远远无法胜任的。现在的小学生,由于物质方面比较丰富,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与人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倘若能他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促使他们逐渐拥有集体主义精神,那么不管是对他的现在,还是未来,其积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体育运动中的球类运动都涉及到集体教育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球的知识以外,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一些集体教育知识,以便学生能够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唯有大家一起行动,朝着目标迈进,才能汇聚更多的力量,战胜眼前的困难[4]。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和集体观念的游戏或者是竞赛,让学生一起探索赢取胜利的方式与途径,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逐渐拥有集体荣誉感与使命感。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适合学生事情情况的比赛等,让学生意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在一个集体中,唯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否则即便某个人做得再好,也没有办法在比赛中获胜,从而促使学生自觉积极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强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集体主义意识,为以后成为优秀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因此,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不仅获得了体育知识的敦实以及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还获得思想素养的有效提高,从而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与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卓晓雷.浅谈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路径[J].求知导刊,2020(38):89-90.
        [2]杨学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 魅力中国, 2019(10).
        [3]苏炳贤. 关于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探究[J]. 神州, 2018.
        [4]高峰.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000(002):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